佟佳百家姓
佟佳[佟佳,讀音作tóng jiā(ㄊㄨㄥˊ ㄐㄧㄚ),滿語為Tongjia Hala]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夾谷氏部落,屬于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朝鮮史書《龍飛御天歌》記載:在明朝中期以前,女真中有夾溫一姓。經(jīng)查證,夾溫是遠在金、元時期的女真族姓氏,亦是夾谷氏的諧音。
“夾谷”,是金國一個較大的女真族著姓,在史籍《金史·列傳》中有十?dāng)?shù)位夾谷氏名人載入傳記之中。如:“夾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篤人也。姿壯雄偉,善騎射?;式y(tǒng)八年,襲祖駛達猛安”?!皧A谷衡,本名阿里布,山東西路猛安益打把謀克人也。金大定十三年,創(chuàng)設(shè)女直進士舉,衡中第四人,補東平府教授?!?br />
關(guān)于“夾谷”這一姓氏,在史籍《金史·國語》中注釋為:“夾谷曰仝”。仝與佟、童是漢字中的同音異字,又同為夾谷氏而演變?yōu)槌r史書中所記載的夾溫姓氏。
金、元時期佟氏女真族人所居之地,被其稱作佟佳江(今吉林通化),其后世遂以地名為姓氏,稱佟佳氏。
在“佟”這一姓氏的歷史上,曾被清太祖佟·努爾哈赤及其先世采用過,史書亦有記載,如“依蘭豆漫夾溫·猛哥帖木兒、童·凡察、童·叫場、佟·塔失、佟·努爾哈赤”等。后來建州女真族人的后裔所冠用漢字姓氏佟氏、童氏及仝氏,均是出自金國時期的女真族夾谷氏→佟佳氏。第二個淵源:源于滿族,出自明末清初遼東佟氏一族,屬于滿化改姓為氏。
史籍《滿洲八旗氏族通譜》對佟佳氏成員佟養(yǎng)正做了如下記載:“佟養(yǎng)正,鑲黃旗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達爾漢圖墨圖于明時,同東旺、王肇州、索勝格等,往來近邊貿(mào)易,遂寓居開原,繼遷撫順?!?br />
在史書記載中,明末清初佟氏為佟佳氏,是以地名佟佳(今遼寧新賓)為姓氏的,而其氏族成員多有進入明邊進行貿(mào)易之人。作為以地為氏,是明朝女真族人冠用姓氏的一大特征,他們是處于不斷地遷徙及漁獵采集生活中的需求,而以棲居地為姓氏的,
佟氏的始祖名叫達爾漢,從事貿(mào)易開始寓居開原,后來遷移至明朝的撫順關(guān),遂定居。傳到佟養(yǎng)正、佟養(yǎng)性二兄弟,成為遼東大族,以貿(mào)易稱雄一方。
佟·努爾哈赤指揮后金軍攻克撫順后,佟佳氏一族首領(lǐng)佟養(yǎng)正為清政府提供了大量軍費資金,并攜族人歸附正藍旗漢軍。后佟養(yǎng)正之孫佟國綱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與佟佳·巴都哩、佟佳·蒙阿圖等諸滿族大臣考訂族譜,向清庭請入滿籍。
大清朝廷內(nèi)務(wù)府評議后,認為佟氏居官甚眾,但多應(yīng)歸屬漢軍,只批準了佟國綱一支加入滿籍,隸屬正白旗滿洲,改女真族姓氏為佟佳氏。從此,佟氏一族分屬兩個民族,一支為漢族,一支為滿族,并在滿清八大姓中為人口最眾之姓氏,世居馬察(今吉林渾江)、加哈、巴爾達、佛阿拉、佟佳(今遼寧新賓)、扎庫木(今遼寧撫順)、長白山等地。清初名臣扈爾漢、巴篤扎、佟養(yǎng)性、佟國綱、佟國維、隆科多等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
佟佳氏家族累代顯赫,世襲公侯,素有大清帝國“佟半朝”之稱。在清朝中葉以后,佟佳氏又多省文簡化為單姓佟氏、童氏、仝氏。
現(xiàn)在還有這個姓氏。
二.郡望:
遼東郡:①郡、國名。戰(zhàn)國燕置郡,治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轄境相當(dāng)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又置遼東郡于今遼寧省西部。北齊時期廢黜。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遼寧義縣),轄境相當(dāng)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wèi),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wèi)(今遼寧遼陽),轄區(qū)相當(dāng)今遼寧省大部。自明正統(tǒng)后,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自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至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間,全境為后金(清)所并。③軍鎮(zhèn)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dāng)遼東都司的轄境,鎮(zhèn)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zhèn)),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后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末廢黜。④地區(qū)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qū),與遼左同義。
三.字輩班派:
丹東鳳城佟佳氏字輩:“文明承圣治才德殿應(yīng)賢國本境鴻運和祥保萬年”。
四.名人
佟佳·扈爾漢:(公元1576~1623年),女真族;滿洲鑲黃旗人。著名后金大臣。
世居雅爾古寨。從其父率所屬歸佟·努爾哈赤,被佟·努爾哈赤收為養(yǎng)子。
后從滅烏喇,多有戰(zhàn)功,為五大臣之一,賜號達爾漢轄。
后金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參加薩爾滸之戰(zhàn),敗明軍撫順、開原二路。旋又設(shè)伏,與諸貝勒盡殲明將劉綎所部五萬人。次年(公元1620年),在沈陽敗明總兵賀世賢。歷加世職至一等總兵官。佟佳·念錦:(公元1639~1663年),女,滿族,佟圖賴之女;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康熙孝康章皇后。
清孝康章皇后,是清世祖清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之皇妃。
清順治初年入宮,為庶妃(妃的地位,但沒有正式封號,稱為佟妃),生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大帝)。公元1661年,清順治帝駕崩,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古特·布木布泰冊立佟佳氏所生愛新覺羅·玄燁為皇帝,即康熙大帝,佟佳氏被尊為慈和皇太后。
相傳有一天,清順治帝做了一個夢,夢見關(guān)外遼西方向松嶺山脈的龍脈影壁山附近有一小鎮(zhèn),小鎮(zhèn)內(nèi)有一棵梧桐樹發(fā)出霞光萬道,仔細看時,原來有個絕世佳人站在梧桐樹下,他正要起身相迎,那美人卻一閃而去,隨即消失在一戶人家里。
第二天清晨,清順治帝就把這件事告訴了青天鑒的主事,青天鑒主事見皇上訴說此事,隨即回答道:“陛下,微臣昨晚觀天相,也觀看到遼西方向星相不一般,在星光籠罩下,有一座酷似臥龍的山巒,那里一定是娘娘所在之地,這是國運亨昌??!圣上何不早日請入宮中,以結(jié)圣緣呢!”清順治帝聽罷龍顏大悅,即刻傳下圣旨,命青天鑒主事親自前去訪尋。
遼西龍脈影壁山腳下的連山鎮(zhèn)烏金朝哈拉屯,駐守著一位定南大將軍,名叫佟圖賴,祖籍在佟佳。曾是當(dāng)年皇太極手下大將,他膝下有兩子一女,女兒年方一十三歲,長的天生麗質(zhì)、亭亭玉立,是附近有名的絕世佳人。
尋妃的滿清官兵長途跋涉、舟車勞頓,來到關(guān)外遼西影壁山腳下的連山鎮(zhèn),按照皇上夢中所指的地點來找,找到門前栽有梧桐樹住戶的佟府,尋到定南大將軍佟圖賴,傳下圣旨,佟公便把女兒引見到青天鑒近前,青天鑒一看,真是國色天香,就把她帶回京城的宮中。清順治帝一看其容貌出眾、氣質(zhì)非凡,龍顏大悅。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佟氏女被冊封為妃。
當(dāng)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已,事實不可能是這樣的,因為在清代,皇帝選妃子是有嚴格的程序的。清朝的皇帝選妃,第一步是選秀女,每三年由戶部主持選閱駐防八旗和外任旗員之女。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孫。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從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兒中挑選,由皇帝冊封。日后,皇帝不喜歡還可以撤換。
可見,皇帝選妃是非常嚴肅的,絕不可能憑皇帝的一個夢就把一個女子納為妃子的。事實上,佟佳氏幼年入宮,成為清順治帝的妃子,本來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后妃,名不見經(jīng)傳。
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佟妃在十五歲時生下愛新覺羅·玄燁,就是后來清圣祖康熙大帝。
由于當(dāng)時清順治帝正在和董鄂妃熱戀,寵愛的是董鄂妃而不是佟佳氏,所以只有十七歲的她一直被冷落,直到清順治帝去世,情況也沒有改觀。
按照皇宮的規(guī)矩,后妃生下皇子就被奶媽抱走撫養(yǎng),作為親生母親根本見不到自己的親生骨肉。即便是偶爾見到孩子,也只能是母子匆匆相見,像作賊一樣,還來不及多抱一會自己的孩子,就被奶媽抱走了。被丈夫冷落,見不到自己的孩子,每晚只能獨守空闈、以淚洗面了,也許正是這種經(jīng)歷,使得她身體孱弱。直到玄燁即位,她的地位才青云直上,與孝惠章皇后并稱兩宮皇太后。
然而,還沒有等到自己的孩子報答養(yǎng)育之恩,她就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撒手人寰,年僅二十四歲,距她在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農(nóng)歷10月被正式尊稱慈和皇太后只有短短四個月的時間。
相對而言,從玄燁即位到她病故,正是她和兒子接觸最多的時期,在她患病期間,玄燁日夜在身邊服侍,親自為她嘗藥,甚至忘記了自己吃飯和睡覺。據(jù)康熙皇帝后來回憶,他本來對母后并沒有過深的印象,也難怪,幼年的他和母后沒有過多的接觸。偶爾見到母后,只能從她黯然的眼神中看到無限的憂傷。只有在他繼承大統(tǒng)之后,他們母子才可以毫無障礙地相見,此時,她們母子的感情正處在上升的階段。然而,命運確對佟佳氏是如此不公,也許這正是大多數(shù)順治朝后宮中嬪妃不幸遭遇的縮影。
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農(nóng)歷6月,佟佳氏與世祖福臨合葬清孝陵,謚號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佟佳·隆科多:(公元?~1728年),滿族,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大臣。
佟佳·隆科多乃康熙王朝的一位將才之士,曾在康熙麾下南征北戰(zhàn),立下不少戰(zhàn)功。
佟佳·出身顯赫,父親是清初著名大臣佟國綱,而他的六叔則是康熙王朝的內(nèi)閣首輔大臣佟國維。在雍正王朝中,佟佳·隆科多乃康熙大帝親自任命的最后一位九門提督。正是在他的忠心擁護下,康熙大帝才得以順利粉碎了太子謀逆的圖謀,也正是在他的擁戴下,雍正才得以真正繼承大統(tǒng)??梢哉f,此人是康熙大帝最后的宏圖偉略得以實現(xiàn),雍正王朝得以順利展開的關(guān)鍵人物之一。
佟佳·隆科多跟隨康熙大帝征戰(zhàn)四方多年,天下平定后得了一個鎮(zhèn)守邊關(guān)的差使,卻由于耐不住邊關(guān)清苦,偷偷跑了回來,結(jié)果因此獲罪免職。
在隨后將近十年的時間里,佟佳·隆科多一直過著郁郁寡歡,頗為不得志的日子,生活逐漸潦倒,最后甚至到了要當(dāng)?shù)艨滴醮蟮塾n的 * 的地步。他雖也屢屢求助于其六叔佟國維,但大多是吃了閉門羹,最后雖然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差使,卻也只是看管牢房的小官。就在隆科多與眾下屬吃喝玩樂、走雞斗狗,整日里廝混的時候,他不知道由于京城斗爭形勢的變化,其實正有一個天大的機會在等待著他。
隨著康熙大帝病情的逐漸加重,諸皇子爭奪大位的斗爭漸趨激烈而表面化,為了大清帝國的長固永存,康熙大帝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地步。于是,康熙大帝果斷啟用佟佳·隆科多,決定由此人來完成自己最后的旨意。
在外人看來,佟佳·隆科多由一名看管牢房的小官,一下子成了掌管京城兵馬位高權(quán)重的九門提督,實在是一步登天。
其實不然!對于重用佟佳·隆科多,康熙大帝是有著深謀遠慮的。首先,由于佟佳·隆科多曾多年跟隨自己征戰(zhàn),對他的能力大小、脾氣秉性,康熙大帝心里還是基本有數(shù)的,更何況經(jīng)過近十年艱辛生活的磨礪,佟佳·隆科多也應(yīng)該更加成熟了;其次,就是基于佟佳·隆科多近十年來一直窮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境遇考慮。其實,這也是康熙大帝的著意安排,他曾親口對佟佳·隆科多說:“這十來年你一直沒有什么機會,不是你六叔不給你機會,而是朕不給你機會啊,朕要重用你!”所以,對佟佳·隆科多而言,突然得到這么一個天大的機會,他一定會倍加珍惜而拼命效力的;最后,佟佳·隆科多近十年的這種窮困潦倒、官微人輕、無人注意的處境,實際上在客觀上也使佟佳·隆科多遠離了權(quán)力斗爭的核心,這樣由于與各方牽涉利益最少,執(zhí)行起康熙大帝的旨意來也自然能最徹底,可收奇兵之效。
即使這樣,康熙大帝仍然不放心,因為事關(guān)重大,他要做到萬無一失,于是恩威并施,先后下了一抑一揚兩道圣旨,在對佟佳·隆科多大力提拔、大加贊賞的同時,由內(nèi)閣大臣張廷玉手握一道對佟佳·隆科多有生殺大權(quán)的圣旨,以備不時之需,而佟佳·隆科多本人則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這樣,康熙就牢牢控制了佟佳·隆科多,進而通過佟佳·隆科多牢牢控制了整個局勢,用一人而成大事。作為帝王的康熙,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他不以常理論英雄,雖然佟佳·隆科多曾經(jīng)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仍然委以重任,他恩威并施牢牢控制了佟佳·隆科多,并因此而用人成事。
作為臣子的佟佳·隆科多,歷經(jīng)十年磨礪,終于得償所愿東山再起,一展抱負,在新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以后位極人臣奠定了基礎(chǔ)。
這樣,在康熙末期,佟佳·隆科多官至步軍統(tǒng)領(lǐng)兼理藩院尚書,掌握京師警衛(wèi)武力??滴醮蟮叟R終時,由于他處在特殊的地位,為胤禛奪得皇帝寶座立下了頭功,后備受雍正帝尊重,稱之為“舅舅”,多次夸獎。
清雍正帝曾對年羹堯說:“舅舅隆科多,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dāng)代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也?!?br />
清雍正初期,佟佳·隆科多任總理事務(wù)大臣、吏部尚書。所用官員,不經(jīng)奏請,任意決定,有“佟選”之稱,位高權(quán)重,不可一世。
但自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以后,佟佳·隆科多逐漸失寵,并屢次受到清雍正帝的指責(zé),被解除步軍統(tǒng)領(lǐng)職務(wù)。后來又以黨附年羹堯、徇庇查嗣庭獲罪,削太保、罷尚書。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農(nóng)歷6月,佟佳·隆科多被揭發(fā)出私藏玉牒的罪行。農(nóng)歷10月以四十一條大罪判處永遠圈禁。第二年(公元1728年),佟佳·隆科多死在暢春園圈禁的場所(今北京大學(xué))。佟佳·仙蕊:(公元?~16 * 待考),女,滿族,佟國維之女;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康熙孝懿仁皇后。
清孝懿仁皇后,本是康熙大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親侄女,即康熙大帝的表姐。
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農(nóng)歷8月22日冊封為貴妃,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農(nóng)歷12月20日晉為皇貴妃,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生皇八女。
康熙大帝自孝昭仁皇后死后,十多年時間沒立皇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 * )農(nóng)歷7月8日皇貴妃病重,康熙大帝諭禮部:“奉皇太后慈諭,皇貴妃佟氏,孝敬成性,淑儀素著,鞠育眾子備極恩勤,今忽爾遘疾,勢在瀕危,于心深為軫惜,應(yīng)即立為皇后,以示崇褒,欽此。前者九卿諸臣,屢以冊立中宮為請,朕心少有思維,遷延未許。今抵遵慈命,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應(yīng)行典禮,爾部即議以聞?!?月9日冊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頒詔天下;7月10日申刻(下午三點至五點)皇后崩。實際上,她只當(dāng)了一 * 后??滴醮蟮圯z朝五日,7月13日奉移皇后梓官至朝陽門外享殿。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 * )農(nóng)歷9月19日冊謚為孝懿皇后,農(nóng)歷10月11日奉移孝懿皇后梓宮往景陵,葬但孝、孝昭兩皇后之次。
清朝雍正、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謚。至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農(nóng)歷4月,謚號全稱“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洛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佟佳氏:(公元1737~1809年),女,滿族,號天然主人、天然女史。著名清朝詩人。
是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一位才華超群的女詩人。她出生在佟佳氏家族,年輕時即嫁進宗室睿親王府,成為愛新覺羅·多爾袞五世孫睿格親王愛新覺羅·如松的繼配福晉(夫人)。
清朝特有的宗室制度,使出身于愛新覺羅皇族的遠近各支子弟,享有比一般的滿洲旗人家族更加重要的社會地位。又因為第一代的睿親王多爾袞是開國元勛,所以,睿親王的封號,便在他的直系后代中間世襲傳承,被世間稱作“鐵帽子王”。清朝的“鐵帽子王”共有八家。本來,凡屬于“鐵帽子王”的家族,最初都不是以文化起家,而總是在創(chuàng)立清政權(quán)的過程中建有赫赫戰(zhàn)功者,才能獲得這樣的榮耀。然而,滿洲貴族在成為國家的統(tǒng)治者之后,本身的文化水準也出現(xiàn)了一個迅速而且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許多貴族之家,在短短幾十年到近百年間,便由尚武轉(zhuǎn)向尚文。多爾袞的后代也是如此。
佟佳氏,是一位滿族文化史上較早涌現(xiàn)出來的女詩人,她的出現(xiàn),也顯然與其所嫁進的家庭環(huán)境有關(guān)。她的丈夫愛新覺羅·如松,就是一位饒有名氣的宗室詩人。愛新覺羅·如松和佟佳氏,不但是夫妻,也是文學(xué)上彼此切磋促進的文友。在他們的帶動下,家里的文風(fēng)很盛,連兒子淳穎,以及孫子愛新覺羅·禧恩、愛新覺羅·寶恩,也都具備詩才。這個家庭,是當(dāng)時在滿族上層有一定代表性的書香家庭中的一個。
女詩人佟佳氏的命運并不太好,她和丈夫愛新覺羅·如松一起度過了一段美滿的婚后生活,愛新覺羅·如松就過早地辭別了人世。這樣,撫養(yǎng)兒女等家庭重擔(dān),長期地落在了女詩人的肩上。她以滿洲女性特有的堅韌性格,勉力承擔(dān)著一切隨之而來的困苦,同時,繼續(xù)以自己心愛的詩歌,來書寫固有的人生追求及不斷萌生的感觸。她的三部詩集《問詩樓合選》、《穗帷淚草·烏私存草》和《虛窗雅課》,中間有不少作品,真實地記錄了她所經(jīng)受的世道炎涼,以及孀居生活的孤苦心境。
佟佳氏作為北方民族的女詩人,在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是一種獨特的審美情感。這種情感,與漢族貴族女性言必切中封建“綱常 * ”的作品,有著鮮明的不同之處。在一首《送秋》詩中,她寫道:“世人多喜春,惟恐春光速。余性與人殊,酷愛清秋獨。傲骨挺霜英,丹楓映修竹。月倍清且明,穿窗入我屋。四壁聽蟲吟,挑燈課兒讀。拙哉留春人,可能駐紅綠?試倡送秋篇,悲歌笑永叔?!?br />
不愛明媚嬌艷的春光,卻如此專注地傾心于清麗高潔的秋色,愿以霜英般的傲骨來展示人生的美好情操,甚至敢于嘲笑宋代大詩人歐陽修(字永叔)作《秋聲賦》時的惆悵心情,作者真有些女丈夫的氣質(zhì)。雖然佟佳氏所生活的時代,京城里的滿族女性,已然不再是象當(dāng)年在白山黑水之間那樣,與男性一同躍馬揚鞭,但是,作為一種文化基因,她們的生命深處,卻還保持著某些特定的剛毅之氣。
佟佳氏的作品,有著比較開闊的創(chuàng)作題材。從《紙鳶》這首小詩中,就可以讀出作者對人世間勢力小人們的鄙夷和斥責(zé):“借得兒童一線緣,春風(fēng)游遍綠楊天。影橫落照疑為雁,聲徹行云宛若弦。小技欺人人戲弄,乘勢作態(tài)態(tài)翩躚。年來滿腹牢騷事,欲訴蒼穹倩爾傳?!?br />
在另一首《有感》詩中,女詩人寫道:“正襟危坐幾回腸,參透人間富貴場。除卻定中三昧趣,不知極樂是何方?!笨瓷先?,好像是寫的參禪修道之類的心理感受,其實,詩作出于一位親王福晉的筆端,其含義就遠不會是那么地簡單。作者能夠?qū)ⅰ叭碎g富貴場”終于“參透”,說明了她的精神,是向往自由和純樸的,她心底的“極樂世界”是跟一般的貴族階層有著區(qū)別的。
佟佳氏與丈夫愛新覺羅·如松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她的詩,有許多是表達這種情感的。如愛新覺羅·松故去后,她竟然前后總計寫出了《哭夫詩》共一百首,用來抒發(fā)自己失去人生伴侶后的極度悲痛?!叭躞w伶仃倩我扶,晨昏相伴不時呼。傷情強忍看妻子,淚不輕彈是丈夫。”──這是一首回憶丈夫病重期間二人苦相廝守場面的詩,記錄了愛新覺羅·如松雖然病入膏肓,卻時時留戀妻子,甚至強忍眼淚以告慰妻子的情景,讀來令人感傷欷噓?!吧婋y兮死見難,茹吾愁苦咽吾酸。宵來欲改唐人句:蠟燭成灰淚不干”──這是一首抒發(fā)自己對亡夫不盡思念的詩,寄托著女詩人賡續(xù)日久無可排遣的愁緒,給人以真誠及悲慟的震撼。
女詩人一生含辛茹苦,嘗遍了孤獨與寂寞。長期的孀居,更使她對封建時代女性悲劇式的社會角色,有了相當(dāng)深切的審視。在《有感》一詩中,她勇敢地指出了所謂“綱常名教”對于女人的殘酷戕害:“最是消魂處,鐘敲五更心。雞鳴寒月落,衾薄晚涼侵。嚼蠟知滋味,茹茶畏苦吟。綱常多少事,巾幗一肩任!”佟佳氏的這首詩,抵得上歷史書上對封建道德的多少控訴,同時,也充分地證實了,佟佳氏這位清朝中期的滿族女詩人,在中國女性文學(xué)史上,的確是一位慧眼獨具、膽識兼?zhèn)涞?a href="/cd/y/youxiu21689.htm">優(yōu)秀詩人。
第一個淵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夾谷氏部落,屬于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朝鮮史書《龍飛御天歌》記載:在明朝中期以前,女真中有夾溫一姓。經(jīng)查證,夾溫是遠在金、元時期的女真族姓氏,亦是夾谷氏的諧音。
“夾谷”,是金國一個較大的女真族著姓,在史籍《金史·列傳》中有十?dāng)?shù)位夾谷氏名人載入傳記之中。如:“夾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篤人也。姿壯雄偉,善騎射?;式y(tǒng)八年,襲祖駛達猛安”?!皧A谷衡,本名阿里布,山東西路猛安益打把謀克人也。金大定十三年,創(chuàng)設(shè)女直進士舉,衡中第四人,補東平府教授?!?br />
關(guān)于“夾谷”這一姓氏,在史籍《金史·國語》中注釋為:“夾谷曰仝”。仝與佟、童是漢字中的同音異字,又同為夾谷氏而演變?yōu)槌r史書中所記載的夾溫姓氏。
金、元時期佟氏女真族人所居之地,被其稱作佟佳江(今吉林通化),其后世遂以地名為姓氏,稱佟佳氏。
在“佟”這一姓氏的歷史上,曾被清太祖佟·努爾哈赤及其先世采用過,史書亦有記載,如“依蘭豆漫夾溫·猛哥帖木兒、童·凡察、童·叫場、佟·塔失、佟·努爾哈赤”等。后來建州女真族人的后裔所冠用漢字姓氏佟氏、童氏及仝氏,均是出自金國時期的女真族夾谷氏→佟佳氏。第二個淵源:源于滿族,出自明末清初遼東佟氏一族,屬于滿化改姓為氏。
史籍《滿洲八旗氏族通譜》對佟佳氏成員佟養(yǎng)正做了如下記載:“佟養(yǎng)正,鑲黃旗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達爾漢圖墨圖于明時,同東旺、王肇州、索勝格等,往來近邊貿(mào)易,遂寓居開原,繼遷撫順?!?br />
在史書記載中,明末清初佟氏為佟佳氏,是以地名佟佳(今遼寧新賓)為姓氏的,而其氏族成員多有進入明邊進行貿(mào)易之人。作為以地為氏,是明朝女真族人冠用姓氏的一大特征,他們是處于不斷地遷徙及漁獵采集生活中的需求,而以棲居地為姓氏的,
佟氏的始祖名叫達爾漢,從事貿(mào)易開始寓居開原,后來遷移至明朝的撫順關(guān),遂定居。傳到佟養(yǎng)正、佟養(yǎng)性二兄弟,成為遼東大族,以貿(mào)易稱雄一方。
佟·努爾哈赤指揮后金軍攻克撫順后,佟佳氏一族首領(lǐng)佟養(yǎng)正為清政府提供了大量軍費資金,并攜族人歸附正藍旗漢軍。后佟養(yǎng)正之孫佟國綱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與佟佳·巴都哩、佟佳·蒙阿圖等諸滿族大臣考訂族譜,向清庭請入滿籍。
大清朝廷內(nèi)務(wù)府評議后,認為佟氏居官甚眾,但多應(yīng)歸屬漢軍,只批準了佟國綱一支加入滿籍,隸屬正白旗滿洲,改女真族姓氏為佟佳氏。從此,佟氏一族分屬兩個民族,一支為漢族,一支為滿族,并在滿清八大姓中為人口最眾之姓氏,世居馬察(今吉林渾江)、加哈、巴爾達、佛阿拉、佟佳(今遼寧新賓)、扎庫木(今遼寧撫順)、長白山等地。清初名臣扈爾漢、巴篤扎、佟養(yǎng)性、佟國綱、佟國維、隆科多等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
佟佳氏家族累代顯赫,世襲公侯,素有大清帝國“佟半朝”之稱。在清朝中葉以后,佟佳氏又多省文簡化為單姓佟氏、童氏、仝氏。
現(xiàn)在還有這個姓氏。
二.郡望:
遼東郡:①郡、國名。戰(zhàn)國燕置郡,治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轄境相當(dāng)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又置遼東郡于今遼寧省西部。北齊時期廢黜。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遼寧義縣),轄境相當(dāng)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wèi),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wèi)(今遼寧遼陽),轄區(qū)相當(dāng)今遼寧省大部。自明正統(tǒng)后,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自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至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間,全境為后金(清)所并。③軍鎮(zhèn)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dāng)遼東都司的轄境,鎮(zhèn)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zhèn)),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后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末廢黜。④地區(qū)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qū),與遼左同義。
三.字輩班派:
丹東鳳城佟佳氏字輩:“文明承圣治才德殿應(yīng)賢國本境鴻運和祥保萬年”。
四.名人
佟佳·扈爾漢:(公元1576~1623年),女真族;滿洲鑲黃旗人。著名后金大臣。
世居雅爾古寨。從其父率所屬歸佟·努爾哈赤,被佟·努爾哈赤收為養(yǎng)子。
后從滅烏喇,多有戰(zhàn)功,為五大臣之一,賜號達爾漢轄。
后金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參加薩爾滸之戰(zhàn),敗明軍撫順、開原二路。旋又設(shè)伏,與諸貝勒盡殲明將劉綎所部五萬人。次年(公元1620年),在沈陽敗明總兵賀世賢。歷加世職至一等總兵官。佟佳·念錦:(公元1639~1663年),女,滿族,佟圖賴之女;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康熙孝康章皇后。
清孝康章皇后,是清世祖清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之皇妃。
清順治初年入宮,為庶妃(妃的地位,但沒有正式封號,稱為佟妃),生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大帝)。公元1661年,清順治帝駕崩,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古特·布木布泰冊立佟佳氏所生愛新覺羅·玄燁為皇帝,即康熙大帝,佟佳氏被尊為慈和皇太后。
相傳有一天,清順治帝做了一個夢,夢見關(guān)外遼西方向松嶺山脈的龍脈影壁山附近有一小鎮(zhèn),小鎮(zhèn)內(nèi)有一棵梧桐樹發(fā)出霞光萬道,仔細看時,原來有個絕世佳人站在梧桐樹下,他正要起身相迎,那美人卻一閃而去,隨即消失在一戶人家里。
第二天清晨,清順治帝就把這件事告訴了青天鑒的主事,青天鑒主事見皇上訴說此事,隨即回答道:“陛下,微臣昨晚觀天相,也觀看到遼西方向星相不一般,在星光籠罩下,有一座酷似臥龍的山巒,那里一定是娘娘所在之地,這是國運亨昌??!圣上何不早日請入宮中,以結(jié)圣緣呢!”清順治帝聽罷龍顏大悅,即刻傳下圣旨,命青天鑒主事親自前去訪尋。
遼西龍脈影壁山腳下的連山鎮(zhèn)烏金朝哈拉屯,駐守著一位定南大將軍,名叫佟圖賴,祖籍在佟佳。曾是當(dāng)年皇太極手下大將,他膝下有兩子一女,女兒年方一十三歲,長的天生麗質(zhì)、亭亭玉立,是附近有名的絕世佳人。
尋妃的滿清官兵長途跋涉、舟車勞頓,來到關(guān)外遼西影壁山腳下的連山鎮(zhèn),按照皇上夢中所指的地點來找,找到門前栽有梧桐樹住戶的佟府,尋到定南大將軍佟圖賴,傳下圣旨,佟公便把女兒引見到青天鑒近前,青天鑒一看,真是國色天香,就把她帶回京城的宮中。清順治帝一看其容貌出眾、氣質(zhì)非凡,龍顏大悅。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佟氏女被冊封為妃。
當(dāng)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已,事實不可能是這樣的,因為在清代,皇帝選妃子是有嚴格的程序的。清朝的皇帝選妃,第一步是選秀女,每三年由戶部主持選閱駐防八旗和外任旗員之女。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孫。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從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兒中挑選,由皇帝冊封。日后,皇帝不喜歡還可以撤換。
可見,皇帝選妃是非常嚴肅的,絕不可能憑皇帝的一個夢就把一個女子納為妃子的。事實上,佟佳氏幼年入宮,成為清順治帝的妃子,本來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后妃,名不見經(jīng)傳。
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佟妃在十五歲時生下愛新覺羅·玄燁,就是后來清圣祖康熙大帝。
由于當(dāng)時清順治帝正在和董鄂妃熱戀,寵愛的是董鄂妃而不是佟佳氏,所以只有十七歲的她一直被冷落,直到清順治帝去世,情況也沒有改觀。
按照皇宮的規(guī)矩,后妃生下皇子就被奶媽抱走撫養(yǎng),作為親生母親根本見不到自己的親生骨肉。即便是偶爾見到孩子,也只能是母子匆匆相見,像作賊一樣,還來不及多抱一會自己的孩子,就被奶媽抱走了。被丈夫冷落,見不到自己的孩子,每晚只能獨守空闈、以淚洗面了,也許正是這種經(jīng)歷,使得她身體孱弱。直到玄燁即位,她的地位才青云直上,與孝惠章皇后并稱兩宮皇太后。
然而,還沒有等到自己的孩子報答養(yǎng)育之恩,她就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撒手人寰,年僅二十四歲,距她在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農(nóng)歷10月被正式尊稱慈和皇太后只有短短四個月的時間。
相對而言,從玄燁即位到她病故,正是她和兒子接觸最多的時期,在她患病期間,玄燁日夜在身邊服侍,親自為她嘗藥,甚至忘記了自己吃飯和睡覺。據(jù)康熙皇帝后來回憶,他本來對母后并沒有過深的印象,也難怪,幼年的他和母后沒有過多的接觸。偶爾見到母后,只能從她黯然的眼神中看到無限的憂傷。只有在他繼承大統(tǒng)之后,他們母子才可以毫無障礙地相見,此時,她們母子的感情正處在上升的階段。然而,命運確對佟佳氏是如此不公,也許這正是大多數(shù)順治朝后宮中嬪妃不幸遭遇的縮影。
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農(nóng)歷6月,佟佳氏與世祖福臨合葬清孝陵,謚號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佟佳·隆科多:(公元?~1728年),滿族,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大臣。
佟佳·隆科多乃康熙王朝的一位將才之士,曾在康熙麾下南征北戰(zhàn),立下不少戰(zhàn)功。
佟佳·出身顯赫,父親是清初著名大臣佟國綱,而他的六叔則是康熙王朝的內(nèi)閣首輔大臣佟國維。在雍正王朝中,佟佳·隆科多乃康熙大帝親自任命的最后一位九門提督。正是在他的忠心擁護下,康熙大帝才得以順利粉碎了太子謀逆的圖謀,也正是在他的擁戴下,雍正才得以真正繼承大統(tǒng)??梢哉f,此人是康熙大帝最后的宏圖偉略得以實現(xiàn),雍正王朝得以順利展開的關(guān)鍵人物之一。
佟佳·隆科多跟隨康熙大帝征戰(zhàn)四方多年,天下平定后得了一個鎮(zhèn)守邊關(guān)的差使,卻由于耐不住邊關(guān)清苦,偷偷跑了回來,結(jié)果因此獲罪免職。
在隨后將近十年的時間里,佟佳·隆科多一直過著郁郁寡歡,頗為不得志的日子,生活逐漸潦倒,最后甚至到了要當(dāng)?shù)艨滴醮蟮塾n的 * 的地步。他雖也屢屢求助于其六叔佟國維,但大多是吃了閉門羹,最后雖然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差使,卻也只是看管牢房的小官。就在隆科多與眾下屬吃喝玩樂、走雞斗狗,整日里廝混的時候,他不知道由于京城斗爭形勢的變化,其實正有一個天大的機會在等待著他。
隨著康熙大帝病情的逐漸加重,諸皇子爭奪大位的斗爭漸趨激烈而表面化,為了大清帝國的長固永存,康熙大帝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地步。于是,康熙大帝果斷啟用佟佳·隆科多,決定由此人來完成自己最后的旨意。
在外人看來,佟佳·隆科多由一名看管牢房的小官,一下子成了掌管京城兵馬位高權(quán)重的九門提督,實在是一步登天。
其實不然!對于重用佟佳·隆科多,康熙大帝是有著深謀遠慮的。首先,由于佟佳·隆科多曾多年跟隨自己征戰(zhàn),對他的能力大小、脾氣秉性,康熙大帝心里還是基本有數(shù)的,更何況經(jīng)過近十年艱辛生活的磨礪,佟佳·隆科多也應(yīng)該更加成熟了;其次,就是基于佟佳·隆科多近十年來一直窮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境遇考慮。其實,這也是康熙大帝的著意安排,他曾親口對佟佳·隆科多說:“這十來年你一直沒有什么機會,不是你六叔不給你機會,而是朕不給你機會啊,朕要重用你!”所以,對佟佳·隆科多而言,突然得到這么一個天大的機會,他一定會倍加珍惜而拼命效力的;最后,佟佳·隆科多近十年的這種窮困潦倒、官微人輕、無人注意的處境,實際上在客觀上也使佟佳·隆科多遠離了權(quán)力斗爭的核心,這樣由于與各方牽涉利益最少,執(zhí)行起康熙大帝的旨意來也自然能最徹底,可收奇兵之效。
即使這樣,康熙大帝仍然不放心,因為事關(guān)重大,他要做到萬無一失,于是恩威并施,先后下了一抑一揚兩道圣旨,在對佟佳·隆科多大力提拔、大加贊賞的同時,由內(nèi)閣大臣張廷玉手握一道對佟佳·隆科多有生殺大權(quán)的圣旨,以備不時之需,而佟佳·隆科多本人則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這樣,康熙就牢牢控制了佟佳·隆科多,進而通過佟佳·隆科多牢牢控制了整個局勢,用一人而成大事。作為帝王的康熙,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他不以常理論英雄,雖然佟佳·隆科多曾經(jīng)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仍然委以重任,他恩威并施牢牢控制了佟佳·隆科多,并因此而用人成事。
作為臣子的佟佳·隆科多,歷經(jīng)十年磨礪,終于得償所愿東山再起,一展抱負,在新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以后位極人臣奠定了基礎(chǔ)。
這樣,在康熙末期,佟佳·隆科多官至步軍統(tǒng)領(lǐng)兼理藩院尚書,掌握京師警衛(wèi)武力??滴醮蟮叟R終時,由于他處在特殊的地位,為胤禛奪得皇帝寶座立下了頭功,后備受雍正帝尊重,稱之為“舅舅”,多次夸獎。
清雍正帝曾對年羹堯說:“舅舅隆科多,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dāng)代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也?!?br />
清雍正初期,佟佳·隆科多任總理事務(wù)大臣、吏部尚書。所用官員,不經(jīng)奏請,任意決定,有“佟選”之稱,位高權(quán)重,不可一世。
但自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以后,佟佳·隆科多逐漸失寵,并屢次受到清雍正帝的指責(zé),被解除步軍統(tǒng)領(lǐng)職務(wù)。后來又以黨附年羹堯、徇庇查嗣庭獲罪,削太保、罷尚書。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農(nóng)歷6月,佟佳·隆科多被揭發(fā)出私藏玉牒的罪行。農(nóng)歷10月以四十一條大罪判處永遠圈禁。第二年(公元1728年),佟佳·隆科多死在暢春園圈禁的場所(今北京大學(xué))。佟佳·仙蕊:(公元?~16 * 待考),女,滿族,佟國維之女;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康熙孝懿仁皇后。
清孝懿仁皇后,本是康熙大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親侄女,即康熙大帝的表姐。
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農(nóng)歷8月22日冊封為貴妃,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農(nóng)歷12月20日晉為皇貴妃,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生皇八女。
康熙大帝自孝昭仁皇后死后,十多年時間沒立皇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 * )農(nóng)歷7月8日皇貴妃病重,康熙大帝諭禮部:“奉皇太后慈諭,皇貴妃佟氏,孝敬成性,淑儀素著,鞠育眾子備極恩勤,今忽爾遘疾,勢在瀕危,于心深為軫惜,應(yīng)即立為皇后,以示崇褒,欽此。前者九卿諸臣,屢以冊立中宮為請,朕心少有思維,遷延未許。今抵遵慈命,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應(yīng)行典禮,爾部即議以聞?!?月9日冊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頒詔天下;7月10日申刻(下午三點至五點)皇后崩。實際上,她只當(dāng)了一 * 后??滴醮蟮圯z朝五日,7月13日奉移皇后梓官至朝陽門外享殿。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 * )農(nóng)歷9月19日冊謚為孝懿皇后,農(nóng)歷10月11日奉移孝懿皇后梓宮往景陵,葬但孝、孝昭兩皇后之次。
清朝雍正、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謚。至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農(nóng)歷4月,謚號全稱“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洛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佟佳氏:(公元1737~1809年),女,滿族,號天然主人、天然女史。著名清朝詩人。
是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一位才華超群的女詩人。她出生在佟佳氏家族,年輕時即嫁進宗室睿親王府,成為愛新覺羅·多爾袞五世孫睿格親王愛新覺羅·如松的繼配福晉(夫人)。
清朝特有的宗室制度,使出身于愛新覺羅皇族的遠近各支子弟,享有比一般的滿洲旗人家族更加重要的社會地位。又因為第一代的睿親王多爾袞是開國元勛,所以,睿親王的封號,便在他的直系后代中間世襲傳承,被世間稱作“鐵帽子王”。清朝的“鐵帽子王”共有八家。本來,凡屬于“鐵帽子王”的家族,最初都不是以文化起家,而總是在創(chuàng)立清政權(quán)的過程中建有赫赫戰(zhàn)功者,才能獲得這樣的榮耀。然而,滿洲貴族在成為國家的統(tǒng)治者之后,本身的文化水準也出現(xiàn)了一個迅速而且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許多貴族之家,在短短幾十年到近百年間,便由尚武轉(zhuǎn)向尚文。多爾袞的后代也是如此。
佟佳氏,是一位滿族文化史上較早涌現(xiàn)出來的女詩人,她的出現(xiàn),也顯然與其所嫁進的家庭環(huán)境有關(guān)。她的丈夫愛新覺羅·如松,就是一位饒有名氣的宗室詩人。愛新覺羅·如松和佟佳氏,不但是夫妻,也是文學(xué)上彼此切磋促進的文友。在他們的帶動下,家里的文風(fēng)很盛,連兒子淳穎,以及孫子愛新覺羅·禧恩、愛新覺羅·寶恩,也都具備詩才。這個家庭,是當(dāng)時在滿族上層有一定代表性的書香家庭中的一個。
女詩人佟佳氏的命運并不太好,她和丈夫愛新覺羅·如松一起度過了一段美滿的婚后生活,愛新覺羅·如松就過早地辭別了人世。這樣,撫養(yǎng)兒女等家庭重擔(dān),長期地落在了女詩人的肩上。她以滿洲女性特有的堅韌性格,勉力承擔(dān)著一切隨之而來的困苦,同時,繼續(xù)以自己心愛的詩歌,來書寫固有的人生追求及不斷萌生的感觸。她的三部詩集《問詩樓合選》、《穗帷淚草·烏私存草》和《虛窗雅課》,中間有不少作品,真實地記錄了她所經(jīng)受的世道炎涼,以及孀居生活的孤苦心境。
佟佳氏作為北方民族的女詩人,在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是一種獨特的審美情感。這種情感,與漢族貴族女性言必切中封建“綱常 * ”的作品,有著鮮明的不同之處。在一首《送秋》詩中,她寫道:“世人多喜春,惟恐春光速。余性與人殊,酷愛清秋獨。傲骨挺霜英,丹楓映修竹。月倍清且明,穿窗入我屋。四壁聽蟲吟,挑燈課兒讀。拙哉留春人,可能駐紅綠?試倡送秋篇,悲歌笑永叔?!?br />
不愛明媚嬌艷的春光,卻如此專注地傾心于清麗高潔的秋色,愿以霜英般的傲骨來展示人生的美好情操,甚至敢于嘲笑宋代大詩人歐陽修(字永叔)作《秋聲賦》時的惆悵心情,作者真有些女丈夫的氣質(zhì)。雖然佟佳氏所生活的時代,京城里的滿族女性,已然不再是象當(dāng)年在白山黑水之間那樣,與男性一同躍馬揚鞭,但是,作為一種文化基因,她們的生命深處,卻還保持著某些特定的剛毅之氣。
佟佳氏的作品,有著比較開闊的創(chuàng)作題材。從《紙鳶》這首小詩中,就可以讀出作者對人世間勢力小人們的鄙夷和斥責(zé):“借得兒童一線緣,春風(fēng)游遍綠楊天。影橫落照疑為雁,聲徹行云宛若弦。小技欺人人戲弄,乘勢作態(tài)態(tài)翩躚。年來滿腹牢騷事,欲訴蒼穹倩爾傳?!?br />
在另一首《有感》詩中,女詩人寫道:“正襟危坐幾回腸,參透人間富貴場。除卻定中三昧趣,不知極樂是何方?!笨瓷先?,好像是寫的參禪修道之類的心理感受,其實,詩作出于一位親王福晉的筆端,其含義就遠不會是那么地簡單。作者能夠?qū)ⅰ叭碎g富貴場”終于“參透”,說明了她的精神,是向往自由和純樸的,她心底的“極樂世界”是跟一般的貴族階層有著區(qū)別的。
佟佳氏與丈夫愛新覺羅·如松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她的詩,有許多是表達這種情感的。如愛新覺羅·松故去后,她竟然前后總計寫出了《哭夫詩》共一百首,用來抒發(fā)自己失去人生伴侶后的極度悲痛?!叭躞w伶仃倩我扶,晨昏相伴不時呼。傷情強忍看妻子,淚不輕彈是丈夫。”──這是一首回憶丈夫病重期間二人苦相廝守場面的詩,記錄了愛新覺羅·如松雖然病入膏肓,卻時時留戀妻子,甚至強忍眼淚以告慰妻子的情景,讀來令人感傷欷噓?!吧婋y兮死見難,茹吾愁苦咽吾酸。宵來欲改唐人句:蠟燭成灰淚不干”──這是一首抒發(fā)自己對亡夫不盡思念的詩,寄托著女詩人賡續(xù)日久無可排遣的愁緒,給人以真誠及悲慟的震撼。
女詩人一生含辛茹苦,嘗遍了孤獨與寂寞。長期的孀居,更使她對封建時代女性悲劇式的社會角色,有了相當(dāng)深切的審視。在《有感》一詩中,她勇敢地指出了所謂“綱常名教”對于女人的殘酷戕害:“最是消魂處,鐘敲五更心。雞鳴寒月落,衾薄晚涼侵。嚼蠟知滋味,茹茶畏苦吟。綱常多少事,巾幗一肩任!”佟佳氏的這首詩,抵得上歷史書上對封建道德的多少控訴,同時,也充分地證實了,佟佳氏這位清朝中期的滿族女詩人,在中國女性文學(xué)史上,的確是一位慧眼獨具、膽識兼?zhèn)涞?a href="/cd/y/youxiu21689.htm">優(yōu)秀詩人。


猜你喜歡:
- 村村志剛 政工師。男,1963年8月出生,河北鹿泉人。中 * 員。畢業(yè)于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學(xué)院。現(xiàn)任鹿泉市經(jīng)濟貿(mào)易局紀委書記、監(jiān)察室主任。主
- 產(chǎn)[產(chǎn),讀音作sà(ㄙㄚˋ),亦可讀作shàn(ㄕㄢˋ),但不可讀作chǎn(ㄔㄢˇ)]一.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諸侯國
- 一、姓氏源流 甘(Gān)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姒姓,以國名為氏。夏朝時,有諸侯國甘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其君主家族在亡國后散居各
- 本姓源于外蒙,原為韃靼族姓木,為朝中大官,元末犯滿門抄斬之罪,攜整個家族遷至中原,為免殺身之禍,并取不忘本之意,添一為本,僻居洧[河南洧川]
- 列[列,讀音作liè(ㄌㄧㄝˋ)]一.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于姜姓,出自遠古炎帝神農(nóng)氏之后裔,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炎帝的世系,據(jù)典籍《禮記
- 酸臺灣有此姓。
- 并并愛英 1965年12月出生,主治醫(yī)師。1988年畢業(yè)于安徽醫(yī)科大學(xué)。1988年至今在淮北市婦幼保健院婦產(chǎn)科工作,任婦產(chǎn)科副主任。從事
- 先 ①通志氏族略:晉隔隰叔初封于先,故以為氏。 ②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絳郡,今絳州有先氏。 ③韻會:晉有先軫。
- 來源有四: 一、《姓氏考略》云:“衛(wèi)世叔氏之后,去叔為世氏?!薄吨袊沤裥帐洗筠o典》云:“此則系出姬姓?!憋@然是黃帝后裔?! 《?、《孔子家
- 一、姓氏源流豐(Féng 豐)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春秋鄭國公族后裔,以祖名為氏。春秋時,鄭國公族后裔鄭穆之子公子豐,在鄭僖公時任大夫。
- 叔敖姓考:春秋時楚孫叔敖之后。
- 紐歷史上極罕見姓,也可能是將“鈕”誤寫為“紐”了
- 卯[卯,讀音作máo(ㄇㄠˊ),亦可讀作mǎo(ㄇㄠˇ)]一.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公旦的第三子茆叔,屬于以先祖名字
- 果姓果[果,讀音作guǒ(ㄍㄨㄛˇ)]一.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于媯姓,出自西漢末期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族,屬于避難改姓為氏。西漢晚期,新都
- 騰本為滕氏,因避難改焉,后漢有北海相騰撫。 郡望堂號:范陽郡 歷史名人:騰撫
- 鉉較罕見姓
- 一、姓氏源流皇甫(Huáng fǔ)姓源出有二:1、出自西周,以官名為氏。西周太師(高級武官)皇甫的后代以“皇甫”為姓,稱皇甫氏。2、出自子
- 一、姓氏源流微生(Wēi shēng)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姬姓。據(jù)《路史》載:“魯公族有微生氏?!蔽⑸鲜侵芪耐醯暮蟠?,大多居住在魯國
- 余姓源流余姓起源有三:1 、據(jù)《風(fēng)俗通》載,余姓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吳興”。春秋時,秦國有個臣醫(yī)叫由余,他的祖先是
- 一、姓氏源流賁(Bēn,F(xiàn)éi 兩支,字同音異,源流有別)姓源出有三:1、出自春秋魯國縣賁父,以祖字為姓。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及《元的姓纂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