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金履祥傳》文言文閱讀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06 22:10:41
《元史·金履祥傳》文言文閱讀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蘭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書,即能記誦。比長,益自策勵。及壯,知向濂洛之學,事同郡王柏,從登何基之門?;鶆t學于黃榦,而榦親承朱熹之傳者也。自是講貫益密,造詣益邃。
時宋之國事已不可為,履祥遂絕意進取。然負其經濟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會襄樊之師日急,宋人坐視而不敢救,履祥因進牽制搗虛之策,請以重兵由海道直越燕、薊,則襄樊之師,將不攻而自解。且備敘海舶所經,凡州郡縣邑,下至巨洋別島,難易遠近,歷歷可據以行。宋終莫能用。及后朱瑄、張清獻海運之利,而所由海道,視履祥先所上書,咫尺無異者,然后人服其精確。
德祐初,以迪功郎、史館編校起之,辭弗就。宋將改物,所在盜起,履祥屏居金華山中。平居獨處,終日儼然;至與物接,則盎然和懌。訓迪后學,諄切無倦,而尤篤于分義。有故人子坐事,母子分配為隸,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傾貲營購,卒贖以完;其子后貴,履祥終不自言,相見勞問辛苦而已。
履祥嘗謂司馬文正公光作《資治通鑒》,秘書丞劉恕為《外紀》,以記前事,不本于經,而信百家之說,是非謬于圣人,不足以傳信。乃以《尚書》為主,下及《詩》《禮》《春秋》,旁采舊史諸子,表年系事,斷自唐堯以下,接于《通鑒》之前,勒為一書,名曰《通鑒前編》。凡所引書,輒加訓釋,以裁正其義,多儒先所未發(fā)。
初,履祥既見王柏,首問為學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舉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內,此為學之大方也。及見何基,基謂之曰:“會之屢言賢者之賢,理欲之分,便當自今始?!睍w柏字也。當時議者以為基之清介純實似尹和靜,柏之高明剛正似謝上蔡,履祥則親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履祥居仁山之下,學者因稱為仁山先生。大德中卒。元統(tǒng)初,里人吳師道為國子博士,移書學官,祠履祥于鄉(xiāng)學。至正中,賜謚文安。
(節(jié)選自《元史·金履祥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知向濂洛之學 向:崇尚
B.造詣益邃 邃:精深
C.履祥傾貲營購 貲:錢財
D.勒為一書 勒:鐫刻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然負其經濟之略 余嘉其能行古道
B.歷歷可據以行 使工以藥淬之
C.且舉先儒之言 且貳于楚也
D.履祥則親得之二氏 徒慕君之高義也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⑴平居獨處,終日儼然;至與物接,則盎然和懌。(4分)
⑵凡所引書,輒加訓釋,以裁正其義,多儒先所未發(fā)。(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傳主金履祥是怎樣為學與為人的?請簡要概括。(5分)
12.用斜線(/)給下面的短文斷句。(限劃9處)(4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論語·堯曰》)
參考答案:
8.D(3分) 9.C(3分)
10.(8分)
⑴平時單獨居處,整天嚴肅莊重;至于和人交往,則(熱情)洋溢和樂喜悅。(4分)
⑵凡是引用的書籍,總是加上注解,用來裁斷訂正他們的意義,有許多先儒所沒有闡發(fā)的(內容)。(4分)
11.(5分)
敏而好學,誨人不倦;嚴謹治學,敢于創(chuàng)新;憂國而獻良策;助人而不居功;立志為本,知行合一。
12.(4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聊齋志異牧豎文言文閱讀及答案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5—7題?!炯住恳煌劳須w,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 新唐書原文:韓思復,字紹出,京兆長安人。祖?zhèn)悾懹^中歷左衛(wèi)率,封長山縣男。思復少孤,年十歲,母為語父亡狀,感咽幾絕,故倫特愛之,嘗曰:“此兒
- 文言文勵志名言1、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4、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
- 《死灰復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死灰復燃》出自于《史記·韓長儒列傳》的成語詞匯,現(xiàn)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死
- 武王伐紂文言文翻譯商朝的最后一個皇帝是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最終因為武王伐紂而走向滅亡。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武王伐紂文言文翻譯相關資料,
- 原文:何易于,不詳何所人及何所以進。為益昌令??h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樸常乘春與賓屬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纖,易于身引舟。樸驚問狀,易于曰:“方春
- 三國志原文:邴原①舊能飲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間,酒不向口,單步負笈,苦身持力③,至陳留④則師韓子助,穎川則宗陳仲弓,汝南則交范孟博,涿郡則
- 蕭巋字仁遠察之第三子也文言文閱讀試題蕭巋字仁遠,察之第三子也。機辯有文學,善于撫御,能得其下歡心。五年,陳湘州刺史華皎、巴州刺史戴僧朔并來附
- 元史原文:韓鏞,字伯高,濟南人。延佑五年中進士第,授將仕郎、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尋遷集賢都事。泰定四年,轉國子博士,俄拜監(jiān)察御史。當時由進士入
- 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醉翁亭記》作于宋仁宗慶歷六年,作者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的著名散文家和詩人,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
- 桃花源記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兩個語段,完成小題。(共10分)(一)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
- 《隨園記》的文言文翻譯隨園的興建,主要出自建筑家武龍臺的手筆,但全園的布局均出自袁枚的策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隨園記》的文言文翻譯,希望
- 高考文言文答題技巧高考的時候少不了文言文,各位,大家是怎么樣回答文言文的呢?我們可以看看下面的高考文言文答題技巧哦!高考文言文答題技巧第一部
- 郝逢傳郝逢字致堯,成都人,幼好學,攻詩。性柔而惰,或謂其性懦,非能立事。常欲求鄉(xiāng)薦,未竟。屬盜起于境,資產略盡,迫寒餒而無憂嘆。咸平中,蜀掌
- 元史列傳文言文練習題答案及譯文拜住,安童孫也。五歲而孤,太夫人教養(yǎng)之。至大二年,襲為宿衛(wèi)長。英宗在東宮,問宿衛(wèi)之臣于左右,咸稱拜住賢。遣使召
- 初中文言文名句導語:初中語文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通過文言文的學習,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
- 文言文閱讀練習答案閱讀以下文言文,回答下面問題。動筒①嘗于國學②中看博士論難③云: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動筒因問曰:達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
- 《百家姓芮》文言文《百家姓芮》作者:佚名歷史來源「芮」源出: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封其卿士良夫于芮邑(在今山西省芮城縣
- 后漢書原文:董祀為屯田都尉①,犯法當②死。文姬③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④坐者滿堂。操謂賓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奔?/div>元故樓主簿行狀宋 濂君諱國華,字彥英,姓樓氏。為義烏智者里人。曾大父慧、大父紹、父浚,皆隱德不仕,而君父以家大穰為邑重望。至君乃不復事厚積,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