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處州萬象山崇福寺記碑》
作者:趙孟頫 書體:行書 2018-04-08 12:13:22
標簽:趙孟頫,處州萬象山崇福寺記碑
據(jù)清人李金瀾《栝蒼金石志》記載:
“趙文敏公書崇福寺記碑,碑高八尺五寸,廣四尺,凡十九行,行三十八字,行書經(jīng)一寸四分,篆額九字,長三寸五分?!?/p>
又云“碑陰刻明萬歷間重建碑,屠隆撰,郡布衣林芝書,書法秀絕,故拓文敏碑者必兼及之。”
此碑書寫借鑒了李邕《法華寺碑》的疏朗風格,字距松而行距略緊,構(gòu)成字字獨立而又互相輝映成篇的布局,展示了一種柔潤清新的氣息和韻味。其二借取了《法華寺碑》楷行相長的結(jié)體和用筆??杏行袝w態(tài),行中有草書筆意,使轉(zhuǎn)婉暢,筆法華艷腴潤,內(nèi)藏筋骨,流美于外。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趙孟頫書法,可方便查詢。


趙孟頫書法欣賞:
- 趙孟頫行書《七絕詩冊》
- 趙孟頫行書 《煙江疊嶂圖》
- 趙孟頫行書《書蘇軾西湖詩》
- 趙孟頫行書《天冠山題詠詩帖》
- 趙孟頫行書《楞嚴經(jīng)》
- 趙孟頫楷書《四時讀書樂》
- 趙孟頫《秋深帖》
- 趙孟頫題《疏林秀石圖》
- 趙孟頫行書《文賦》
- 趙孟頫《行書杜甫詩軸》
猜你喜歡:
- 【釋文】右歐陽文忠公集古錄跋尾四。崇寧五年(1106)仲春重裝。十五日德父題記。時在鴻臚直舍。後十年於歸來堂再閱。實政和。甲
- 趙孟頫楷書欣賞《壽春堂記》拓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壽春堂記》書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是融合二王、李邕而又出以勁肆之作。墨
- 趙孟頫 小楷《跋陳琳浮鳧圖》據(jù)《珊瑚網(wǎng)·名畫》載,大德五年夏八月,陳啉訪孟頫于松雪齋,作《溪鳧圖》,孟頫為之潤色。釋文:陳仲美戲
- 【釋文】東坡二賦,松雪要每一書之,敻出諸書之右,故深得晉人書法。晚年行筆圓熟,度越唐人,乃知早會用意之深如此。后學唐棣敬題。唐棣跋趙
- 鄭思肖宋末元初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
- 柯九思《樂府頌詞三首》,紙本,行楷書,尺寸:27.8×53.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曲破未終招大樂,舞童舞女
- 蘇大年跋趙孟堅《行書自書詩卷》,行書。上海博物館收藏。
- 鮮于樞題《柳公權(quán)神策軍碑》,行書,紙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附于柳公權(quán)《神策軍碑》后。釋文:怪君何處得此本,猶有恒玄寒具油
- 薛植《致云林徵君尺牘》 紙本 26X30.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薛植《致云林徵君尺牘》,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妒汅湃帯?/div>蔡松年《跋蘇軾李白仙詩卷》,行書,有蘇東坡筆意。現(xiàn)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