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李海峰楷書《觀音殿記》
作者:李海峰 書體:楷書 2016-06-30 20:14:50
這是清末民初書家李海峰的作品,商賈為了賺錢才冠以趙孟頫書。李海峰的作品還有“五柳先生傳”等。
李海峰,名瀛,字仙侶,1878年生,原籍綏中城南孤家子,祖父自幼讀書,屢試不第,父洛東,先從商,后務(wù)農(nóng)。
海峰7歲入家塾,愛好書法,所寫的字,筆姿挺秀,結(jié)構(gòu)嚴(yán)整,骨力勁健,為同學(xué)所不及。祖父很欣賞海峰的字,為讓孫子成材,早晚或夜間單獨教誨督導(dǎo)。海峰常常寫到深夜,手腕疲乏時,祖父令將手腕置于冷水中,待腕力恢復(fù)后,繼續(xù)臨摹。李海峰經(jīng)常臨摹的幼《九成宮》(歐體)、《玄秘塔》(顏體)和趙松雪碑拓。他常把名帖掛在墻上,看了寫,寫了看,書法進(jìn)步飛速。12歲能書寫扇面,眾人爭求。一次,某客人手持一扇,自夸字跡絕倫。父親李洛東取出海峰字比較,客人驚嘆愧服。
《觀音殿記》原文:
殿多歷年所,穿風(fēng)漏雨,凜欲壓。過弗問南,更幾住持。山師祖暉坐丈席,銳以興起,自任謁諸檀信。裒金粟,拮據(jù)捋荼,靡憚勞勚,且捐衣缽,資相其役。際州牧戎帥,咸樂善勸施。撤舊營新,棟隆宇壯,丹楹藻棁,驚耳奪目,恍如小白花,花巖現(xiàn)紫金。宮闕落成日,薌云滃空。士女趍慶,合爪贊嘆。得未曾有,於休哉。暉師請記於余,余告之曰,師知觀世音所以名乎?世間音可聞,不可觀而觀之也。何居經(jīng)云,觀其音聲,而得解脫。匪觀以音,觀以心爾。法界唯心,心心相照。當(dāng)有自得於聲音之外者,是名福德藏,應(yīng)作如是觀。師湖海尊宿,繇定慧明,教來主是山。闢垣展關(guān),列樹嘉木,群像軒豁,百廢修舉,茲事尤大,殊勝法書。余吳之鄙人,宋季筮仕于此,久皈敬。大士靈響混一,後十五載重來,又三十稔。若于普門有夙緣,雖不敏,記何敢辭。延佑七年,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修國史趙孟頫書。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李海峰書法,可方便查詢。


猜你喜歡:
- 魯迅《致胡適之信札一》 23.1×13cm 1924年 北京魯迅博物館藏釋文:適之先生:自從在協(xié)和禮堂恭聆大論
- 林散之《瑤池歸來自作詩軸》紙本草書 92×33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jì)念館-林散之館藏 釋文:劫后歸來身半殘,
- 應(yīng)均《行書樂天東坡七言聯(lián)》 1931年釋文:樂天長短三千首,東坡先生無一錢?!举Y料來源】《書法》雜志2002年第6期
- 于右任《行書姜夔三高祠軸》紙本行書 58×31.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越國霸來頭已白。洛京歸後夢猶驚。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
- 蕭嫻《篆書花及柳逢七言聯(lián)》紙本 137×22cm×2 江蘇省美術(shù)館藏 釋文:花及秀時如處子,柳逢雨止是可人。
- 于右任《草書地運帆船七言聯(lián)》 204.4×4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地運百年隨世轉(zhuǎn),帆船一葉與天爭。 款
- 來楚生草書《千字文》,書于1967年11月,此冊系童衍方先生收藏。落款:智永千字文然屬大意臨之。一九六七 年十一月然犀。
- 高二適《摘錄王杰日記條幅》 138.6×34.3cm 江蘇省美術(shù)館藏釋文:脫離實際干,就會容易產(chǎn)生驕傲自滿,而只要一驕傲自滿,就
-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又名《春夜宴桃李園序》,是唐代詩人李白所著。李白與堂弟們在春夜宴飲賦詩,并為之作此序文,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風(fēng)格,轉(zhuǎn)折自如
- 田英章硬筆基礎(chǔ)教程,書法GIF動態(tài)圖,書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