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駿行書《遣子畢姻札》
作者:張駿 書體:行書 2018-04-27 11:16:42
標(biāo)簽:張駿,行書,遣子畢姻札
【釋文】北京遣第三子云鶴還松江畢姻,與唐親家書。維時野梅呈臘,宮柳回春,共諗晉國郡尊太親家,闔閎寶聚前。天錫鴻庥,日臻燕祉。樂丘園而遯跡,藉詩酒以陶情。一別星標(biāo),五更歲籥,遙切一門婘愛,不勝千里之馳思。丹鳳樓頭,載筆叨依于日下,黃龍浦口,飛帆未得向江南。暑遞往而寒遞來,霎然過眼,男將婚而女將嫁,寔爾勞心。且小兒繆習(xí)僰夷書,濫贗冠帶。而令愛素閑紅女繡,宜施衿鞶言。念 * 方以來,世系綿綿乎瓜瓞;張公瑾而下,家聲秩秩乎冠纓。幸諧二姓之天緣,獲締百年之星眷。珠冠結(jié)鳳,少陪奠鷹之儀,尺素銜魚,將遂乘龍之愿。計高明之雅度,禮雖薄而無嫌,惟遠大之后圖,來期速而無緩,或符至愿,敢負(fù)深恩,豈草木之無知,當(dāng)瓊瑤之有報。麾留是望,鑒念不宣。又禮書一通,物狀刑楮,陳之蓀不贅,清河郡眷生張駿拜手。晝繡堂書。
《遣子畢姻札》卷,明,張駿書,紙本,草書,縱24cm,橫230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款下印“綠屋人仙”、“金紫清華”,引首印“世經(jīng)科第”。鑒藏印鈐“嘉興唐翰題子冰書畫記”、“德大審定”、“羅振玉印”等諸方。
卷后有唐翰題、羅振玉題跋兩則。
此書是張駿致唐姓“親家”的一封禮書,內(nèi)容是讓其子回松江(今上海)完婚,并送去了彩禮。
張駿的書法時以狂草體著稱,以他狂怪奔放的草書風(fēng)格而論,此書則顯得拘謹(jǐn)刻板得多。其書筆法精潤,筆畫起落輕重分明,使轉(zhuǎn)靈便,呈現(xiàn)出圓潤妍美、勁健瀟灑的風(fēng)韻。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張駿書法,可方便查詢。


張駿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黃姬水《行書雜詩九首詩卷》紙本行書 25.5×18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 龍湫 逶迤深谷轉(zhuǎn),玄液湛龍湫
- 草書摸魚兒詞一首 紙本 縱72.2厘米 橫26.3厘米。 中國嘉德2005秋季拍賣會,成交價RMB:825,000。鈐?。褐χ傅廊恕?/div>文嘉《行書乞巧詩扇面》,尺寸:16.7×49.5cm,水墨金箋,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中國嘉德2004秋季拍賣會釋文:七夕《青綠山水圖》軸,明,董其昌繪,絹本,設(shè)色,縱117cm,橫46.1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幅行書自題三則。右袁袠《行書五言詩扇》,紙本,行書,尺寸:18.1×52.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一畝自為宅。五湖聊可家【釋文】金城黃練嘗評之曰:如緣壁枯藤,勢多屈曲。按察使柯啟暉書如新來媳婦饋翁姑,??钟|怒。黃翰書如攘袂歌呼,志肆音紊。此近來據(jù)所見偶評前杜大綬《七絕草書詩軸》紙本草書 127.5×32.5cm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新霜點葉意蕭蕭,不盡秋光雁影湯煥《草書段中貴貽紅梅簡謝詩軸》 163.4×52.8cm 浙江省博物館藏釋文:閑窗二月尚馀寒,借得春風(fēng)半面看。周天球《書杜少陵詩冊》紙本行書 每頁約23.3x14.8cm 1579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杜少陵詩四首。文徵明行書《八月六日書事》,拓本釋文:萬里倉皇起一呼,如聞黠虜僨鳴都。本憂江左非勍敵。豈謂淮南是浪圖 。翠輦南巡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