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高崧夫人謝氏墓志》
作者:不詳 書體:楷書 2017-07-09 11:16:53
標(biāo)簽:東晉,高崧夫人謝氏墓志
東晉《高崧夫人謝氏墓志》,長方形青灰大磚,單面雙刀陰刻,志長50.5厘米、寬25.2厘米、厚6厘米。
此墓志與“高崧墓志”于1998年同出土于南京師范大學(xué)仙林校區(qū)一六朝墓中。高崧在《晉書》卷七一有傳,另外《晉書·謝安傳》、《世說新語·言語篇》等著作中均提到。高崧字茂琰,廣陵(今揚州)人,“少好學(xué)、善史學(xué)”,歷任揚州主簿、驃騎主簿、中書郎、黃門侍郎、撫軍司馬等。
《謝氏墓志》與《高崧墓志》相比,在書法上率意自然成份較大,如開頭“鎮(zhèn)西”兩字明顯大于其他字,“西”字尤為出格,刻的也比較馬虎,但書法整體有一股拙樸的古意,亦不失為一種審美風(fēng)格。此墓志中“稽”字為別字。
【銘文】:
鎮(zhèn)西長史騎都尉,建昌伯廣陵高崧夫人會稽謝氏,永和十一年十二月七日薨,十二年三月廿四日窆。 (《南京出土六朝墓志》)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東晉書法,可方便查詢。


猜你喜歡:
- 王羲之小楷《東方曼倩祠頌》,選自《晉唐楷帖十一種》。故宮博物院藏。東方曼倩即東方朔(公元前154-前93),西漢辭賦家。曼倩為字。平
- 西晉隸書碑刻《齊太公呂望表》又稱《呂望表》,西晉太康十年(289)三月十九日刻。碑陽20行,每行30字,有豎行界格,碑陰21行,字有漫漶,碑
- 《元楨墓志》是元魏宗子志石時間最古的。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是屬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17行,行18字,共306字。志高7
- 龍門二十品之《元燮造像題記》,全稱《魏圣朝太中大夫安定王元燮為亡祖等造像題記》。正書,可見九十五字,并有淺刻佛像二幅。書法峻美,結(jié)
- 【釋文】其書,遂不得付使人,想知之。然其有書,數(shù)載何以如此斷絕耶。王羲之《其書帖》臨本,紙本。3行,24字。草書。此帖為近代羅振玉收
- 王獻(xiàn)之《敬祖帖》拓本五種,行草,42字。入刻《淳化閣帖》、《大觀帖》、《絳帖》、《寶晉齋》、《郁岡齋》。此帖刻于《淳化閣帖》卷十,又重見
- 《元昉墓志》又名《光州刺史懿公元防墓志》刻于建義元年七月卅日(528),志高53.3厘米,寬54.5厘米,十八行,行二十字。一九二八年洛陽城
- 王羲之《大報帖》(摹本) 25.7×10.1厘米 日本私人藏 【釋文】 便大報,期轉(zhuǎn)差也,知不快,當(dāng)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
- 三國·魏《三體石經(jīng)殘石》 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又稱《正始石經(jīng)》。因用古文、小篆、隸書三
- 《謝鯤墓志》,1964年9月10日,出土于南京中華門外戚家山殘墓中。橫腰被推土機(jī)挖去數(shù)字。立于東晉泰寧元年(323)十一月。志長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