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書《旃罽胡桃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2017-05-10 16:14:13
標簽:王羲之,草書,旃罽胡桃帖
王羲之《旃罽胡桃帖》 敦煌石室臨本, 紙本??v25.2厘米,橫20.6厘米。5行。草書。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書《十七帖》,全文見《右軍書記》:
‘得足下旃?、禾宜幎N,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須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p>
現(xiàn)存此帖已殘,僅存21字。
釋文: ……回近之,未許□□□。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王羲之書法,可方便查詢。


王羲之書法欣賞:
- 王羲之草書《大報帖》
- 王羲之集字春聯(lián)32對
- 王羲之行書《先墓帖》2種
- 集王羲之行書《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王羲之行書結(jié)構(gòu)92法
- 9對王羲之最美集字對聯(lián)
- 王羲之草書《行穰帖》
- 王羲之《喪亂得示二謝帖》
- 王羲之·姨母帖
- 王羲之《此事帖》
猜你喜歡:
- 在云南陸良彩色 * 西面約二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閣寺大殿內(nèi),聳立著一塊古碑,這就是全國著名的“二爨”之一的《爨龍顏碑》。它的全稱為
- 魏晉時代隸書刻石《楊駿殘志》,因碑殘而名不顯。該志出土于洛陽,原高50厘米,寬53厘米,已殘。《晉書》的相關傳記中僅云楊駿為弘農(nóng)華陰
- 《高道悅墓志》,北魏神龜二年(公元519年)刊,1969年出土于山東省德州城北胡官營,同時出土的還有其夫人《李氏墓志》。隨即藏德州圖書館,1
- 《受禪表碑》三國魏黃初(202年)刻。在河南許昌縣,額篆書題“受禪表”。字方正,漸開唐隸之門。 東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
- 王獻之《安和帖》又名《奉別帖》拓本,行草書。11行,84字。入刻《淳化閣帖》《大觀帖》。 《奉別帖》釋文: 獻之白:
- 王獻之《保母帖》,清宮舊藏,流散后,本帖和部分題跋存弗利爾美術(shù)館(趙子昂、郭天錫、董其昌、徐守和等),大部分題跋存故宮博物院(姜夔、趙子
- 東晉《高崧墓志》,長方形青灰大磚,單面雙刀陰刻,志長50.5厘米、寬25.2厘米、厚6厘米。 此墓志與“高崧夫人謝氏墓志”于1998
- 西晉隸書碑刻《齊太公呂望表》又稱《呂望表》,西晉太康十年(289)三月十九日刻。碑陽20行,每行30字,有豎行界格,碑陰21行,字有漫漶,碑
- 王慈草書《汝比帖》 于遼寧省博物院藏的《唐摹萬歲通天帖》王慈《汝比帖》釋文:汝比可也,定以何日達東,想大
- 咸享三年(公元672年)弘福寺為弘揚佛法和紀念玄奘在該寺翻譯經(jīng)文,在寺內(nèi)又樹碑立石,此碑也就是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上的字是弘福寺僧懷仁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