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米南宮十七帖》
作者:米芾 書體:草書 2016-03-23 13:44:41
標(biāo)簽:米芾,米南宮,十七帖
米南宮十七帖為宋米芾《王羲之十七帖》臨摹本,真草對照,甚得原作精髓。原帖是傳世著名的王羲之刻帖之一,因卷首有“十七”而得名。唐李世民非常欣賞王羲之書法,下旨輯編王氏書法,據(jù)傳收集有三千紙之多,以一丈二尺為一卷,“十七帖”是其中的一卷。
宋黃伯思:“此卷逸少書中龍也?!敝祆洌骸笆咛嫫涔P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真無謂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贝颂麅?nèi)容為信札,書寫隨便,頗見天趣,且筆力雄健,法度謹(jǐn)嚴(yán),為古往今來學(xué)習(xí)草書的優(yōu)秀范本。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劉岑 《跋唐人誥命殘卷》 高27.2cm 南京博物院藏劉岑 字季高,號杼山,宋代吳興(今浙江湖州)人,遷居 溧
- 宋孝宗趙昚《池上詩團扇》,22.9×24.4cm。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顧洛阜遺贈)。釋文:池上踈煙籠翡翠,水邊遲日戲蜻蜒。
- 黃庭堅《行書華嚴(yán)經(jīng)疏卷》花綾 25.1×115cm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門抽顧頌,衲僧眼皮重。眼皮
- 【釋文】卞拜覆 雪意殊濃 甿畝大洽 殊為可慶 蒙賜答誨 尤以感慰適行首司呈賀雪笏記 似未穩(wěn) 試為更定 如可用 即乞令寫上也 不備 卞拜覆
- 【釋文】仲淹再拜,運使學(xué)士四兄:兩次捧教,不早修答,牽仍故也。吳親郎中經(jīng)過有失款待,乞多謝。吾兄遠(yuǎn)行,瞻戀增極,萬萬善愛,以慰貧交。蘇醖
- 【釋文】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籠子,封全咨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門所出者,復(fù)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歷頭,賢郎未檢到,其宅地基,尹家者
- 此帖是范仲淹為同年友人“平海書記許兄”所制道服撰寫的一篇贊文,稱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潔其身”之舉。宋代文人士大夫喜與道士交往,“道家者流,
- 沈遼《行書動止帖》,藏上海博物館。 沈遼,著名學(xué)者沈括從弟。其書法五體皆能,尤以隸楷最為人稱道。此尺牘是一通向病中之友問安的信札,行
- 蘇軾《廷平郭君帖》 書于1071年(熙寧四年) 行書釋文:軾啟 辱教 具審孝履支持 承來日遂行 適請數(shù)客 未得走別 來晨如不甚早發(fā)
- 岳珂跋《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即《唐摹萬歲通天帖》),遼寧省博物館藏。釋文:右唐摹王方慶《萬歲進帖》真跡一卷,金輪御朝詔始制十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