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瘦金體,一種迷人的美!
作者:趙佶 書體:瘦金體 2016-02-28 15:56:59
標簽:瘦金體,一種迷人的美,
宋徽宗趙佶(1082—1135),宋神宗第11子、宋朝第八位皇帝。在位26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
宋徽宗在書法上是有較高的造詣。其自創(chuàng)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shù)天才與全才。
《夏日詩帖》
《牡丹詩帖》
他的小楷書千字文是留存至今的兩件千字文墨跡,猶如晶瑩的雙璧,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展現(xiàn)出其超凡脫俗的藝術(shù)功力。此卷千字文,為趙佶于崇寧三年二十二歲時書賜童貫的。其字大寸許,每行十字,前后百行。他真書學(xué)唐代薛曜,并且青出于藍,間架開闊,筆劃勁利,清逸潤朗,別具一格。將“瘦金體”書法藝術(shù)推向極致。
誠如當(dāng)代著名書畫鑒定家楊仁愷先生所云:“其結(jié)體疏朗端正,下筆尖而重,行筆細而勁,撇捺出筆鋒而利,橫堅收筆頓而鈞,整體道麗瘦硬。”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趙佶書法,可方便查詢。


趙佶書法欣賞:
- 趙佶楷書《閏中秋月詩帖》
- 趙佶草書《千字文》
- 趙佶楷書《御題五色鸚鵡圖》
- 趙佶楷書《祥龍石圖卷》題詩
- 趙佶·蔡行敕卷
- 趙佶楷書《大觀圣作之碑》
- 趙佶《草書紈扇》
- 趙佶楷書《神霄玉清萬壽宮詔》
- 趙佶楷書瘦金體《牡丹詩帖》
- 趙佶楷書《夏日詩帖》
猜你喜歡:
- 米芾王略帖贊 (《破羌帖跋贊》) 行楷書 縱22.9厘米 橫48.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右將軍金紫
- 《王尚恭墓志》于1936年在洛陽北陳莊出土,刻于宋元豐七年(1084)十月。志石呈正方形,長、寬均為77、厚15厘米。志文為隸書,分上下
- 【釋文】芾頓首再啟。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閑堂、漾月、佳麗亭在其后,臨運河之闊水。東則月臺,西乃西山,故寶晉齋之西為致爽軒。環(huán)居桐柳
-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宋人袁立儒題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漢武故事曰。上起神屋。以珠為簾箔。玳瑁押之。東坡詞云。銀蒜押簾。此
- 黃庭堅《白鶴梁題字》石刻 白鶴梁是位于重慶市涪陵區(qū)城北長江江心西側(cè)的一段天然石梁,長1600米、寬15米左右,以15度
- 米芾《蜀素帖》,亦稱《擬古詩帖》,墨跡絹本,行書??v29.7厘米,橫284.3厘米;書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歲時,共
- 白玉蟾《行書仙廬峰六詠卷》(局部) 上海博物館藏 此詩卷乃敘仙人張驚喜之事。自書七言絕句六首,分詠丹光亭、藏丹巖、
- 蘇軾《屏事帖》 書于1085年(元豐八年) 釋文:宣猷丈丈計已屏事齋居 未敢上狀 至常乃附區(qū)區(qū) 軾惶恐
- 王庭筠 《七絕詩碑》,行書, 陜西西安碑林藏 此碑用筆生動自然,筆畫清健飽滿,沉著剛勁。結(jié)字寬綽,
- 米芾《海月都師帖》 此《海月都師帖》為繼錦堂藏帖拓片本,印章4枚“趙氏子印”、“大雅”、“簡庵史氏珍藏”、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