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隸書《銀雀山漢簡》
作者:不詳 書體:隸書 2017-05-01 14:20:47
標(biāo)簽:西漢,隸書,銀雀山漢簡
《銀雀山漢簡》
《銀雀山漢簡》于一九七二年四月間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的兩座前漢墓中出土。一號墓出土竹簡四九四二枚,其內(nèi)容大致可分成現(xiàn)今還有傳本的書籍和古佚書兩大類?,F(xiàn)有傳本的書籍包括:《孫子兵法》及四篇佚文、《六韜》十四組、《尉繚子》五篇、《晏子》十六章; 佚書類有:《孫臏兵法》十六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十篇、《論政論兵之類》五十篇、《陰陽時(shí)令占候之類》十二篇、《其他之類》十二篇。二號墓出土者僅有三十二簡,是一分完整的漢武帝《元光元年歷譜》。
銀雀山漢簡的書法屬隸書,略帶篆意,有照顯波磔,中宮收緊,筆力雄健,與東漢碑刻隸書十分近似。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西漢書法,可方便查詢。


猜你喜歡:
- 西漢 左作貨泉陶片 高12.2cm 寬6.6cm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藏 陜西西安市三橋鎮(zhèn)出土,青灰色橢圓形陶片,摹刻小
- 【釋文】:皇帝休烈,平一宇內(nèi),德惠攸長。卅有七年,親巡天下,周覽遠(yuǎn)方。遂登會稽,宣省習(xí)俗,黔首齋莊。群臣誦功,本原事跡,追道高明。秦圣臨
-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刻石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時(shí)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本僅四百六十二字,而今之“馬薦”
- 刑徒墓磚,清末時(shí)就有出土。清《陶齋藏石記》和《恒農(nóng)冢墓遺文》都曾有過記載。一 九 * 年洛陽南郊發(fā)掘了五二二座刑徒墓,墓葬磚得
- 東漢《任城王墓刻石》,隸書, 山東濟(jì)寧蕭王莊墓群。濟(jì)寧市城北3公里蕭王莊一帶,原有9座高大的土冢。
-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東漢中平二年十月立。明萬歷間出吐于陜西郃縣舊城,1956年移存西安碑林。該碑書法秀美整飭,為漢隸代表性作品。傳
- 《劉平國刻石》拓片此刻全稱《龜茲左將軍劉平國摩崖》,又名《劉平國治路頌》、《劉平國治關(guān)亭誦》、《龜茲刻石》等。8行,
- 漢《衡方碑》,全稱《衛(wèi)尉卿衡方碑》。隸書,碑文共二十三行,每行三十六字。有碑陰,只存題名二列,余皆漫漶。此碑東漢靈帝建寧元年(公元一六八年)
- 瑯琊臺刻石 故宮博物院藏拓本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東巡所到之處多立石刻碑,以宣揚(yáng)他的統(tǒng)一業(yè)績。李斯為之書《瑯
- 漢刻隸書集聯(lián)欣賞《魯峻碑集聯(lián)》,清代俞樾撰句。[page_bre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