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基楷書《安得壯哉七言聯(lián)》
作者:何紹基 書體:楷書 2016-06-22 12:53:01
何紹基《楷書“安得壯哉”七言聯(lián)》紙本楷書 337×51.3cm×2 道光十五年(1835) 湖南省博物館藏
釋文: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壯哉昆侖方丈圖。集杜句,恭介坦齋老伯大人雅壽,即請誨書,姻愚姪何紹基頓首拜。
據(jù)何紹基《乙未日記》記載:“道光十五年乙未八月十八日送大壽對一付給歐陽坦齋”,即此七言聯(lián)。歐陽坦齋,時(shí)任岳麓書院山長,他與何家是姻親,非常欣賞何紹基的書法。3年前, 34歲的何紹基曾受歐陽山長之托,為其父母合葬墓撰寫墓表。從何紹基晚年回憶山長的詩作可知,他一生對這位湖湘教育的泰斗充滿欽佩之情。
歐陽坦齋,即歐陽厚均(1766-1846),字福田,號坦齋,湖南安仁人。嘉慶四年(1799)進(jìn)士,曾任戶部主事,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等職。嘉慶十九年(1814)以母老辭官歸里。嘉慶二十三年(1818)52歲時(shí)出任岳麓書院山長,連續(xù)掌教達(dá)27年之久,培養(yǎng)學(xué)生著錄在案者三千余人,清末經(jīng)世之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李元度皆出其門下。歐陽坦齋為書院建設(shè)和教書育人奉獻(xiàn)了全部的精力,可謂湖南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
這類對聯(lián)屬于榜書,氣象雄偉,場面非常震撼。榜書在古代叫“署書”,又稱“擘窠大字”,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榜書最初主要用于贊頌帝王功德,裝飾皇家宮殿、苑囿,后來發(fā)展到題寫宅第、寺廟、城樓、園林、山川等,最后進(jìn)入尋常百姓家。
【資料來源】湖南省博物館“《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學(xué)術(shù)專題展覽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何紹基書法,可方便查詢。


何紹基書法欣賞:
- 何紹基篆書《水淺山寒五言聯(lián)》
- 何紹基行書《室無庭有七言聯(lián)》
- 何紹基《楷書“讀書延年”橫幅》
- 何紹基行書《手札》
- 何紹基《楷書格言卷》
- 何紹基行書《荊浩廬山圖軸》
- 何紹基《楷書楹聯(lián)冊》
- 何紹基行書《錄黃山谷語軸》
- 何紹基行書《小池隙地七言聯(lián)》
- 何紹基楷書《乘興濟(jì)世七言聯(lián)》
猜你喜歡:
- 孫星衍《隸書節(jié)臨曹全碑扇面》紙本隸書 116×50cm 常州博物館藏 釋文:易世載德,不隕其名。及其從政,清擬夷齊,直慕史
- 方苞《楷書程明道語錄軸》 ,縱34厘米,橫38厘米,書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紙本,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釋文:古之人耳之於
-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陋室銘》聚描寫、抒情、議論于一體。通過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huán)境和主人高雅的風(fēng)度來表述自己高潔隱逸的情懷
- 吳昌碩 《行書獨(dú)鶴赤鯉七言聯(lián)》紙本行書 155×30cm×2 1906年 朵云軒藏 釋文:獨(dú)鶴不知何事舞,赤鯉騰出如有神
- 釋文: 柳裊長條 松擎紫蓋 葉依黃鳥 花落春池 李文田 李文田《八言聯(lián)》,此《八言聯(lián)》酣暢飽滿,工穩(wěn)華滋,可以見到其在唐碑臨習(xí)的基礎(chǔ)
- 王鐸《行書立軸》,紙本 ,書于清順治七年(庚寅1650年),縱179cm ,橫56·5cm, 首都博物館藏。 釋文:
- 王鐸《臨歐陽詢行書帖》,書于清順治七年(庚寅1650年), 綾本,縱234.5,橫51.2厘米, 上海博物館。 釋文:勝
- 高士奇跋湯煥《游西山詩冊》 紙本行書 31.7×20.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明湯隣初待詔。以書法稱於時(shí)。蓋從晉人
- 康熙皇帝(1654—1722),順治皇帝第三子。康熙帝遍臨諸家法帖,尤其對董其昌書法領(lǐng)悟頗深,是有一定成就的董派書家。康熙行書《千字文》
- 何紹基《行書五言詩屏》,資料來自《中國書法家全集.何紹基》(河北教育出版社) 錄蘇軾五言詩《和陶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