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人妻白浆|精品国产仑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dd id="kqay2"><nav id="kqay2"></nav></dd>
    <abbr id="kqay2"></abbr>
    您的位置:首頁>>書法字典>> 歷代書法>> 明朝>> 姚廣孝小楷《中州先生后和陶詩》書法欣賞

    姚廣孝小楷《中州先生后和陶詩》

    作者:姚廣孝 書體:小楷 2018-12-22 15:15:59

    標簽:姚廣孝,小楷,中州先生后和陶詩

    姚廣孝小楷《中州先生后和陶詩》

    姚廣孝《中州先生后和陶詩》卷,明,紙本,手卷,楷書,縱22.2cm,橫357.1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落款:...洪武二十五年倉龍壬申冬十二月廿又七日獨庵道衍。

    此卷寫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的北平,姚廣孝(時名道衍)年58歲,是姚廣孝中晚年書法佳作。從本幅后識中得知,這些詩篇是中州先生和陶淵明詩韻而作。所謂“后”者,是“因歲月久違,不一而成,故有前后之說”(見幅后題識)。前和者由金華蘇平仲書寫。此卷為后和者,共99首,由道衍書寫。書法古雅勻勁,法度嚴正,瘦硬通神,悠然有靜穆之氣,充分展現(xiàn)出道衍中年深厚純熟的藝術(shù)功力。

    本卷有吳道旨、莫友芝、鄧瑤伯三家題跋。鑒藏印記有“希之”、“獨山莫繩孫字仲武印”、“莫彝孫”等共35方,曾為清莫友芝、吳廷等人收藏。。

    【資料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xué)家,文學(xué)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xué)術(shù)領(lǐng)袖都有不錯的關(guān)系。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選,以“臣奉白帽著王”結(jié)識燕王朱棣,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朱棣靖難第三年,姚廣孝留守北平,建議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以區(qū)區(qū)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且最終獲勝,歷史上絕無僅有。
    成祖繼位后,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guī)劃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縉編書失敗后又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 尤其是《永樂大典》,這是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最大貢獻。 少師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漸成頹勢之際,又擔起護教(佛教)之責,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錄》,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永樂十六年(1418年),病逝慶壽寺,追贈榮國公,謚號恭靖?;实塾H自撰寫神道碑銘,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姚廣孝小楷《中州先生后和陶詩》

    姚廣孝小楷《中州先生后和陶詩》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姚廣孝書法,可方便查詢。

    0
    糾錯

    姚廣孝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釋文】璲復(fù):家僮至,辱手畢并詩,兼承錄示云翁先生洎孫學(xué)和章,浩然起云霞之思。今日因山中石師旋便,仍用舊韻,賦短句奉柬,且用為曉猿夜鸐,
    • 倪元璐《自書卜居詩軸》綾本草書 171.3×52.5cm 四川省博物館藏釋文:亦繇貪道韻,求與寺鐘鄰。嗜酒酒泉郡,姓何何
    • 王寵《自書雜詩二種》。本書是明代書法家王寵用草書所寫的雜詩卷,紙本,行草書,共78行;595字。
    • 金琮《致士行函》,行草, 錢鏡塘先生藏從現(xiàn)行的藝術(shù)史來看,金琮(1449~1501年,字元玉,自號赤松山農(nóng),明上元
    • 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前后共三跋?,F(xiàn)存臺灣故宮博物院。董其昌行書《蜀素帖前跋》釋文:增城嗜書,又好米南
    • 《枯木疏篁圖》軸,明,文徵明繪,紙本,墨筆,縱88.2cm,橫47.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幅自題:“過雨疏篁綠,驚風古
    • 徐蘭《謝安像贊》卷,明,紙本,隸書,縱30.5cm,橫86.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江左之賢,粵惟安石,高臥東山
    • 倪元璐《許愈杜陵七言聯(lián)》紙本行書 37×179cm×2 上海中天拍賣釋文:“許愈問劍豈無意,杜陵痛飲真吾師。”款題:“卓明學(xué)兄
    • 王寵《草書五言詩》軸 紙本,79cm×36cm 安徽省博物館藏 釋文:帝里紅櫻院,翩翩舞轡來。江山窺隱見,云物指昭回。石
    • 文徵明《送潞南公祖先生述職詞》軸,明,絹本,行楷書,縱171.8cm,橫83.3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幅是文徵明為“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app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
    手機版 歷代書法 詞典網(wǎng)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