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三跋《米芾蜀素帖》
作者:董其昌 書體:行書 2018-07-30 18:11:31
標(biāo)簽:董其昌,米芾,蜀素帖
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行書,前后共三跋,此為最后一跋,董其昌79歲書?,F(xiàn)存臺灣故宮博物院。
釋文:崇禎七年(1634)。歲在癸酉(1633)子月。申甫計偕入都門。再觀于東華門邸中。一似米老重觀研山。第無玉蟾蜍淚滴之恨。董其昌識。時年七十九歲。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董其昌書法,可方便查詢。


董其昌書法欣賞:
- 董其昌行書《七言詩立軸 》
- 董其昌《行書宋之問詩》
- 董其昌行書《蜀素帖前跋》
- 董其昌行書《東方朔答客難并自書詩卷》
- 董其昌行書《自書七絕詩軸》
- 董其昌楷書《金剛經(jīng)》
- 董其昌行書 《蘇軾重九詩軸》
- 董其昌行書《龍神感應(yīng)記》
- 董其昌·跋米友仁《瀟湘奇觀圖》
- 董其昌《贈敬韜仿古山水冊》
猜你喜歡:
- 【釋文】詩翁種植不近城,一枝雖瘦骨猶清。為是無色人不忌,騰騰千丈插天生。竹。擔(dān)當(dāng)。釋擔(dān)當(dāng)《竹詩草書軸》。
- 明代文征明83歲大字行書賞析《梅花詩》卷,縱47.2厘米,橫470厘米,款署“壬子”,為嘉靖三十一年,現(xiàn)藏于遼寧省博物館。文徵明此卷行書
- 陸深《瑞麥賦卷》(下卷)紙本行書 32.9×105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瑞麥賦》有上下卷,長3米左右,350余行,
- 《沛臺實景圖》頁,明,唐寅作,絹本,水墨,縱26.2cm,橫23.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幅作者自題并書七言律詩一首:“
- 王寵 草書《送李愿歸盤谷序》灑金紙本 縱25.8公分 橫1103.6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本幅灑金紙本,紙凡十接,計一五四行
- 楊文驄《戲書七言二首詩扇》草書 16.8×53.3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釋文:十五朝天羨子奇,宮袍加繡發(fā)
- 董其昌《楷書崔子玉座右銘軸》,紙本,楷書,132.5×53.5cm,上海博物館藏。此軸楷書崔瑗《座右銘》,內(nèi)容符合士大夫行為準(zhǔn)則
- 王鐸臨古論書之跋,行書,書于明崇禎十二(1639年)釋文:書學(xué)以師古為第一義。近世書家以臆騁,動無法度。如射不掛鵠。琴不按譜
- 顧從義跋米芾《蜀素帖》,小楷,臺灣故宮博物院藏。顧從義,嘉靖時人,字妝和,號研山,上海人。官中書舍人,大理寺評事。精于鑒定,工書法、
- 【釋文】向自金仲,寄至蘇合丸,珍佩、珍佩。日來知德與位稱聲光,向隆可見,德門舊族,風(fēng)致自殊。衛(wèi)中運(yùn)士還極言,佩荷足激, 鄉(xiāng)里近時薄風(fēng)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