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籀的《退士一首》
全文:
賢賢高哉古黔婁,獨(dú)辨真趣肩夷由。
市朝慕誘吁競(jìng)求,求仁丘壑良遠(yuǎn)謀。
白云抗志耕平疇,炎天葛制冬鹿裘。
邂逅孤豚笑肥牛,撥刺廉魚脫金鉤。
雄雞曳尾憚俎羞,鷦鷯一枝綽余庥。
楚楚奢靡翾蜉蝣,下士閹然媚俗流。
嗟嗟此病去何瘳,淵源友尚顏軻儔。
襏襫有暇從帣韝,形為心役無深尤。
貂蟬夸詫出兜鍪,駟馬高蓋憂人憂,才殫力盡長(zhǎng)不休。
上士凌霞宅巖幽,千鎰鶴書那轉(zhuǎn)頭。
參考注釋
楚楚
(1) 草木叢生的樣子
(2) 整潔鮮明的樣子
衣冠楚楚
(3) 嬌柔纖弱的樣子
楚楚可憐
門前垂柳,楚楚可人
(4) 凄苦的樣子
奢靡
指生活奢侈,揮霍無度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dú)以儉素為美。——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蜉蝣
亦作“ 蜉蝤 ”。1.蟲名。幼蟲生活在水中,成蟲褐綠色,有四翅,生存期極短。《詩·曹風(fēng)·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 傳:“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薄稘h書·王褒傳》:“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陰?!?顏師古 注:“蝤音由,字亦作蝣?!?晉 郭璞 《游仙詩》:“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柯靈 《香雪海·給人物以生命》:“否則只好朝生而暮死,與蜉蝣同壽。”
(2).比喻微小的生命。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聚義》:“云天誼,詎可量,匡救蜉蝣離虎狼,復(fù)垂憐閫內(nèi)荊釵,使夫妻團(tuán)圓無恙。”
(3).比喻淺薄狂妄的人或文辭。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今人未窺 韓 柳 門戶,而先掃 六朝 ;未得 李 杜 皮毛,而已輕 溫 李 :何蜉蝣之多也?!?何啟 胡禮垣 《曾論書后》:“此而羣喙猶未息也,吾請(qǐng)質(zhì)諸圣訓(xùn)以掃俗學(xué)之蜉蝣,稽諸圣言以靖?jìng)稳逯晒摹!?/p>
(4).猶浮蟻。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五代 譚用之 《貽費(fèi)道人》詩:“碧玉蜉蝣迎客酒,黃金轂轆釣魚車。”
下士
(1) 低于中士而高于一等兵的軍士
(2) 下士的官職或職位;下士軍銜
閹然
(1).曲意逢迎貌?!睹献印けM心下》:“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xiāng)原也。” 清 顧炎武 《與人書》之十一:“某雖學(xué)問淺陋,而胸中磊磊,絶無閹然媚世之習(xí)。”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媿哉!”
(2).氣息微弱的樣子。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待其垂老氣盡,閹然軀殼,而后鞭策指揮焉?!?/p>
俗流
(1).流行的習(xí)俗。 南朝 宋 謝鎮(zhèn)之 《與顧道士書》:“但久迷生死,隨染俗流,蹔失正路,未悟前覺耳?!?/p>
(2).庸俗,不高雅。《舊唐書·柳玭傳》:“崇好慢游,躭嗜麯糵,以銜杯為高致,以勤事為俗流,習(xí)之易荒,覺已難悔?!?/p>
(3).指庸俗之輩。 唐 韓愈 《薦士》詩:“俗流知者誰,指注競(jìng)嘲慠?!?清 顧炎武 《孫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時(shí)僑寓太原不獲執(zhí)紼》詩:“俗流騖聲華,考實(shí)皆凡庸?!?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所以所謂‘一般人’,意即‘庸俗之輩’,是說我的作品不過為俗流所賞的庸俗之作?!?/p>
蘇籀名句,退士一首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