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下之勸勞灼見,生民之疾苦周知。
宋濂、王袆 《元史·列傳·卷一》名句出處
摘自《元史·列傳·卷一》
解釋:治理國家,在朝廷內(nèi)部,需對大臣盡職與否進(jìn)行考察;在民間,則需要了解人民疾苦。
原文摘要:
古今之大典。惟殷娥有明德之號,而周任著《思齊》之稱。爰考舊章,式崇尊謚。恭惟先皇后,厚德載物,正位承天。隆內(nèi)治于公宮,綱大倫于天下。曩事龍潛之邸,及乘虎變之秋。鄂渚班師,洞識事機(jī)之會;上都踐祚,居多輔佐之謀。先物之明,獨斷于衷;進(jìn)賢之志,允葉于上。左右我圣祖,建帝王之極功;撫育我前人,嗣社稷之重托。臣下之勸勞灼見,生民之疾苦周知。儷宸極二十年,垂慈范千萬世。惟全美圣而益圣,宜顯冊書而屢書。不勝惓藐懇懇之誠,敬展尊尊親親之義,以揚盛烈,以對耿光。謹(jǐn)遣某官某奉玉冊玉寶,上尊謚曰昭睿順圣皇后。欽惟淑靈在天,明鑒逮下。增輝煒管,茂揚徽懿之音;合饗太宮,益衍壽昌之福?!鄙y世祖廟。南必皇后,弘吉剌氏,納陳孫仙童之女也。至元二十年,納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臣下
君主制時代的官吏?!稌ふf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薄妒酚洝て綔?zhǔn)書》:“自 公孫弘 以《春秋》之義繩臣下取 漢 相, 張湯 用峻文決理為廷尉,於是見知之法生,而廢格沮誹窮治之獄用矣?!?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鹵簿》:“百官從駕,謂之扈從。蓋臣下侍從至尊,各供所職,猶僕御扈養(yǎng)以從上,故謂之扈從耳?!?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 齊威王 接受 鄒忌 的建議,鼓勵臣下進(jìn)諫,不為阿諛奉承的人所蒙蔽。”
勸勞
猶慰勞,勸慰。 宋 葉適 《江陵府修城記》:“ 趙公 杖屨日出城上,以勸勞之?!?宋 沉括 《夢溪筆談·權(quán)智》:“﹝ 狄青 ﹞使人諭 孫元規(guī) ,令暫主席行酒,少服藥乃出,數(shù)使人勸勞座客?!薄端疂G傳》第一○七回:“ 盧俊義 慰撫勸勞,就令 武順 鎮(zhèn)守城池,因此賊將皆感泣,傾心露膽,棄邪歸正?!?/p>
灼見
明白透徹的見解
灼見三有俊心。——《書·立政》
真知灼見
灼見高妙
生民
指人民
澤潤生民
夫當(dāng)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疾苦
指生活上的困苦
關(guān)心人民的疾苦
周知
普遍知道;使普遍知道
眾所周知
宋濂、王袆名句,元史·列傳·卷一名句


猜你喜歡:
- 送澄古潭由豫章歸鑒湖趙汝礩〔宋代〕
- 鷓鴣天姬翼〔元代〕
- 寄妻父劉長卿(一作嚴(yán)維詩,題作發(fā)桐廬寄劉員外)李穆〔唐代〕
- 唐禪社首樂章。肅和賀知章〔唐代〕
- 初冬香山·其一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