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雨后登西樓獨酌》
全文:
老覺人間無一欣,強(qiáng)尋高處看歸云。
天空列嶂開圖畫,水落寒江學(xué)篆文。
四海道途行太半,百年光景近中分。
交游賴有曲生在,正向愁時能策勛。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3) 豪放、豁達(dá)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道途
道路,路途
唯恐道途顯晦。——唐· 李朝威《柳毅傳》
太半
超過半數(shù)以上
死者太半。——《資治通鑒》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計
(2) 一般的情況
今天太悶熱,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約的時間或數(shù)量
別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鐘光景。——《裝在套子里的人》
中分
(1).均分?!肚f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 魯 ?!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 項王 乃與 漢 約,中分天下?!?唐 白居易 《同夢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詩:“宮城煙月饒全占,關(guān)塞風(fēng)光請中分?!?/p>
(2).從中間分開。 唐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 白鷺洲 。”
(3).分裂。 元 趙孟頫 《岳鄂王墓》詩:“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清 顧炎武 《羌胡引》:“是以禍成于 道君 ,而天下遂以中分?!?/p>
指房屋從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p>
陸游名句,雨后登西樓獨酌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