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喜陳行之病起》
全文:
閉門莓苔青,欹枕風(fēng)雨秋。
白日稍覺短,急景逝不留。
鳴蟬尖舊響,高槐老新柔。
吊古哀九辯,感今懷百憂。
是時(shí)甫七月,大火方西流。
陰麓懸暮色,停云掛空愁。
涼風(fēng)颯然至,有聲在林丘。
蕭蕭吹游子,意已思良裘。
隱幾默不樂,讀書將安求。
豈無三益友,共此百尺樓。
陳郎漳濱臥。
久闕過我游。
朝來見顏色,厥疾云已瘳。
自茲可來往,笑談更獻(xiàn)酬。
不憂飯成糜,相約劍買牛。
誰(shuí)能與比世,顛倒同薰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三益
(1).謂直、諒、多聞。語(yǔ)本《論語(yǔ)·季氏》:“ 孔子 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薄逗鬂h書·馮衍傳下》:“臣自惟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晉 慧遠(yuǎn) 《廬山東林雜詩(shī)》:“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宋 蘇軾 《除呂公著守司空同平章軍國(guó)事制》:“朕重失此三益之友,而閔勞以萬幾之煩?!?/p>
(2).借指良友。 晉 摯虞 《答杜育》詩(shī):“賴茲三益,如琢如切?!?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shī)》之二二:“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宋 梅堯臣 《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詩(shī):“風(fēng)物稍佳時(shí),把酒會(huì)三益?!?/p>
(3).指梅、竹、石。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五:“ 東坡 贊 文與可 梅竹石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是為三益之友?!?/p>
百尺樓
(1).泛指高樓?!度龂?guó)志·魏志·陳登傳》:“ 汜 ( 許汜 )曰:‘昔遭亂過 下邳 ,見 元龍 ( 陳登 )。 元龍 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yǔ),自上大牀臥,使客臥下牀。’ 備 ( 劉備 )曰:‘……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 元龍 所諱也。何緣當(dāng)與君語(yǔ)?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dú)上海風(fēng)秋。” 宋 蘇軾 《次韻答邦直子由》之四:“恨無 揚(yáng)子 一區(qū)宅,懶臥 元龍 百尺樓?!?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身憑百尺樓,目斷千山秀?!?呂志伊 《鎮(zhèn)山樓遠(yuǎn)眺》詩(shī):“登臨行遠(yuǎn)幾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樓?!?/p>
晁公溯名句,喜陳行之病起名句


猜你喜歡:
- 取酒須勤醉,鄉(xiāng)關(guān)不可思。
- 日用必須簡(jiǎn)省,杜奢端,即以昭儉德。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八三則》
- 違山十里,蟪蛄之聲,猶在于佚名《孔子家語(yǔ)·子路初見》
-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mèng)送錢財(cái)。
- 紅粉佳人休使老,風(fēng)流浪子莫教貧。佚名《增廣賢文·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