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山十里,蟪蛄之聲,猶在于
佚名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名句出處
摘自《孔子家語·子路初見》
解釋:離山十里,螻蛄的鳴叫的聲音仍然像在耳邊。
原文摘要:
公不我聘則弗動,今夫子之于司寇也日少,謂在司寇官少日淺而屈節(jié)數(shù)矣,謂屈節(jié)數(shù)見于季孫不可以已乎?”孔子曰:“然,魯國以眾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則將亂也,其聘我者,孰大于是哉。”言聘我使在官其為治豈復(fù)可大于此者也魯人聞之曰:“圣人將治,何不先自遠(yuǎn)刑罰,自此之后,國無爭者。”孔子謂宰予曰:“違山十里,蟪蛄之聲,猶在于耳,故政事莫如應(yīng)之。”違去也蟪蛄蛁蟟也蛁蟟之聲去山十里猶在于耳以其鳴而不已言政事須慎聽之然后行之者也孔子兄子有孔篾者,與宓子賤偕仕??鬃??過孔篾,而問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對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龍,龍宜為詟前后相因也學(xué)焉得習(xí),言不得習(xí)學(xué)也是學(xué)不得明也;俸祿少饘粥,不及親戚,是以
參考注釋
蟪蛄
一種蟬科動物( Platypleura kaempferi ),吻長,體短,黃綠色、有黑色條紋,翅有黑斑
在于
(1) 正是;就是
他們的錯誤就在于輕敵
(2) 取決于;決定于
一年之計在于春
佚名名句,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名句


猜你喜歡:
- 雨過醉翁亭三首·其一王士禎〔清代〕
- 馬嵬歸張祜〔唐代〕
- 題伯時天育驃騎圖二首黃庭堅〔宋代〕
- 送陳中丞之楚佘翔〔明代〕
- 送歐陽員外歸覲滁州舍人曾鞏〔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