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呂巖的《滿庭芳》
全文:
大道淵源,高真隱秘,風(fēng)流豈可知聞。
先天一氣,清濁自然分。
不識坎離顛倒,誰能辨、金木浮沉?幽微處,無中產(chǎn)有,澗畔虎龍吟。
壺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陰魄陽魂。
運(yùn)周天水火,燮理寒溫。
十月脫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門。
君知否,塵寰走遍,端的少知音。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先天
自出生即存在的或自出生開始的
先天畸形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伙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清濁
(1).清水與濁水?!对姟ぺL(fēng)·谷風(fēng)》“ 涇 以 渭 濁” 毛 傳:“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唐 高適 《贈(zèng)別王七十管記》詩:“隨波混清濁,與物同丑麗?!?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妝域》:“蓬卷無根株,渦洄亂清濁。”
(2).喻人事的優(yōu)劣、善惡、高下等?!妒酚洝翘兰摇罚骸?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宋云行紀(jì)》:“事涉疑似,以藥服之,清濁則驗(yàn)?!?宋 蘇軾 《錢君倚哀詞》:“吾將觀子之進(jìn)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濁?!?/p>
(3).音樂的清音與濁音?!秶Z·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薄抖Y記·樂記》:“倡和清濁,迭相為經(jīng)?!?晉 陸機(jī) 《漢高祖功臣頌》:“震風(fēng)過物,清濁效響?!?/p>
(4).語音的清聲與濁聲。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 陸法言 著《切韻》,時(shí)俗不曉其韻之清濁,皆以 法言 為 吳 人,而為 吳 音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至於填詞一道,則句之長短,字之多寡,聲之平上去入,韻之清濁陰陽,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清氣與濁氣。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文選·左思<魏都賦>》:“夫泰極剖判,造化權(quán)輿,體兼晝夜,理包清濁?!?李善 注:“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周五聲調(diào)曲·宮調(diào)曲之一》:“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p>
自然
(1)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gè)物質(zhì)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擇于自然。——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近于自然。——蔡元培《圖畫》
(2)
(3) 屬于或關(guān)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產(chǎn)生于自然界的、非人為的
自然現(xiàn)象
自然之驗(yàn)。——《史記·貨殖列傳》
(4) 不勉強(qiáng),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動(dòng)作很自然
復(fù)得返自然。(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不經(jīng)人力干預(yù)而自由發(fā)展
聽其自然
(6) 當(dāng)然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魯迅《朝花夕拾》
呂巖名句,滿庭芳名句


猜你喜歡:
- 羊腸白道穿云出,雁齒紅橋亞水低。許德溥《西橋柳色》
- 心無備慮,不可以應(yīng)卒。墨子《墨子·05章 七患》
- 內(nèi)不失真,而外不殊俗王通《中說·卷六·禮樂篇》
- 居而安,動(dòng)而變,可以佐王矣。王通《中說·卷七·述史篇》
-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
-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何遜〔南北朝〕
- 與團(tuán)圓/喜團(tuán)圓佚名〔宋代〕
- 百歲篇·其九·丈夫十首敦煌曲子〔唐代〕
-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劉得仁〔唐代〕
- 夏日題鄭谷江上納涼館皎然〔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