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送趙鼎臣赴召二首》
全文:
師旅之余旱繼之,可為太息此何時(shí)。
江頭人類魚鱗集,局面憂深虎口危。
國(guó)事不應(yīng)分爾汝,邊防豈特固藩籬。
茂弘若問金陵事,說與江東米價(jià)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shī):“江頭斑竹尋應(yīng)遍,洞里丹砂自採(cǎi)還。” 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里醉里題詩(shī)漫送程?!?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p>
人類
人的總稱
人類社會(huì)
魚鱗
(1).魚身上的鱗片。《楚辭·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zhí)?,紫貝闕兮朱宮?!?王逸 注:“言 河伯 所居,以魚鱗蓋屋?!?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詩(shī):“風(fēng)生似羊角,云上若魚鱗?!?徐朝夫 《孤鶩》:“有的干脆說:魚鱗也沒吃過一片!”
(2).鱗次,依次相接?!赌印涠旮怠罚骸扒E廣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兩端接尺相覆,勿令魚鱗三?!?孫詒讓 間詁:“言為荅之法,以木兩端相銜接,以尺為度,不可鱗次不相覆也。”《漢書·劉向傳》:“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nèi),魚鱗左右?!?顏師古 注:“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魚鱗也?!?北周 庾信 《溫湯碑》:“ 秦皇 餘石,仍為雁齒之階; 漢武 舊陶,即用魚鱗之瓦。” 宋 梅堯臣 《和吳沖卿元會(huì)》:“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fēng)入仗旗腳迴?!?章炳麟 《沉藎哀辭》:“塊抱關(guān)于大別兮,龍蛇虎豹坌沓而魚鱗?!?/p>
(3).引申為依次,一個(gè)接一個(gè)地。 宋 葉適 《送鄭虞任赴京西檢法官》詩(shī):“事繁絲唾亂,神靜魚鱗理?!?/p>
(4).古代兵陣名。即魚麗陣。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胄,親當(dāng)矢石,夕對(duì)以魚鱗之陣,朝臨以鶴翼之圍?!?/p>
(5).比喻水面細(xì)碎的波紋。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閑游》詩(shī):“小橋裝雁齒,輕浪甃魚鱗?!?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魚鱗是斷云?!?/p>
(6).借指魚鱗狀的云。 宋 梅堯臣 《春晴對(duì)月》詩(shī):“云掃魚鱗靜,天開桂魄清?!薄痘ㄔ潞邸返谖寤兀骸癌z 癡珠 ﹞便提起筆,另行將那段末數(shù)聯(lián)謄出,是:彩云三素,忽散魚鱗;寶月一奩,旋虧蟾魄?!?/p>
(7).借指瓦片。 宋 陸游 《村舍》詩(shī):“新墻拆龜兆,疎瓦斷魚鱗?!薄痘ㄔ潞邸返诎嘶兀骸伴w分三層,上層左臨試院,萬片魚鱗,右接?xùn)|城,一行雉堞?!?/p>
(8).代稱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籠中的小鳥還想飛返山林,豢池中的魚鱗還想逃回大海?!?/p>
局面
(1) 原指在棋局上所下棋子的形勢(shì)
互相殘殺的局面已占上風(fēng)
(2) 后用以比喻事態(tài);形勢(shì)
(3) 度量;規(guī)模;排場(chǎng);鋪面
這個(gè)商店的局面不小,經(jīng)營(yíng)得卻不太好
虎口
(1) 比喻十分危險(xiǎn)的處所
才出狼窩,又入虎口
(2) 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聯(lián)結(jié)部分
李曾伯名句,送趙鼎臣赴召二首名句


猜你喜歡:
-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 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zhǎng),垂垂山果掛青黃。
- 治亂之藥石,刑罰為重;興平之梁肉,德教為先。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卷四·訟獄》
- 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五回》
- 題谷隱蘭若溫庭筠〔唐代〕
- 送汪舟次檢討林石來舍人奉使琉球四首·其三王士禎〔清代〕
- 自遠(yuǎn)軒有警乾隆〔清代〕
- 宿東林寺(一作云門雪夜)靈澈〔唐代〕
- 慶清朝仇遠(yuǎn)〔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