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節(jié)》名句出處
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節(jié)》
解釋:同情心是人類普遍具有的本性。
原文摘要:
無善無不善也?!蛟唬骸钥梢詾樯?,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yàn)榫邢?,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yàn)椴簧疲遣胖镆病?span style="color:#009688;">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蛳啾遁鵁o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鬃釉唬骸疄榇?/p>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惻隱之心
惻隱:對(duì)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對(duì)人寄予同情。孟子名句,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節(jié)名句


猜你喜歡:
- 華州西溪張方平〔宋代〕
- 揚(yáng)州羅公升〔宋代〕
- 清平樂晏幾道〔宋代〕
- 過任城兵憲丘厚山年丈邀同廉憲王竹陽年丈宴集南池王弘誨〔明代〕
- 題李公麟?yún)侵腥t圖·其三·陸龜蒙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