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真閑地捧起佛門貝葉經,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佛經真諦世人并無領悟,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但修養(yǎng)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禪院多么幽雅清靜,#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蒼翠松樹宛若沐后涂脂。
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注釋
詣(yì):到,往。超師院:指龍興寺凈土院;超師指住持僧重巽。禪經:佛教經典。
汲(jí吉):從井里取水。
拂:抖動。
貝葉書:一作“貝頁書”。在貝多樹葉上寫的佛經。因古代印度用貝葉書寫佛經而得名,又叫貝書。
東齋(zhāi)指凈土院的東齋房。
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了(li?o):懂得,明白。
妄跡:迷信妄誕的事跡。
遺言:指佛經所言。冀:希望。冥:暗合。
繕性:修養(yǎng)本性。熟:精通而有成。
道人:指僧人重巽??槪盒蕹帧?br />膏:潤發(fā)的油脂。沐(mù木):濕潤、潤譯。
澹(dàn)然:亦寫作“淡然”,恬靜,沖淡,寧靜狀。
悟悅:悟道的快樂。
簡評
此首詩為詩人被貶永州時所作,約寫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當時,柳宗元住永州龍興寺。龍興寺在城南,住持僧為重巽,坐禪于龍興寺凈土院,與往在龍興寺西廂的柳宗元相鄰。柳宗元于永州好佛求其道,主要是拜重巽為師,或請其講“佛道”,或到凈土院讀佛經。
柳宗元名句,晨詣超師院讀禪經名句


猜你喜歡:
- 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 凡與敵戰(zhàn),若敵人勢實,我當嚴兵以備之,則敵人必不輕動。佚名《百戰(zhàn)奇略·第五卷·實戰(zhàn)》
- 芳草句,碧云辭,低徊閑自思。佟世南《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