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羅隱的《送丁明府赴紫溪(一作唐山)任》
全文:
金徽玉軫肯躇躕,偶滯良途半月余。
樓上酒闌梅拆后,馬前山好雪晴初。
欒公社在憐鄉(xiāng)樹,潘令花繁賀版輿。
縣譜莫辭留舊本,異時量度更何如。
參考注釋
金徽
(1).琴上系弦之繩。 南朝 梁元帝 《秋夜》詩:“金徽調(diào)玉軫,茲夕撫離鴻。”
(2).指用金屬鑲制的琴面音位標(biāo)識。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下:“ 蜀 中 雷氏 斵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螺蚌之徽?!?/p>
(3).借指琴。 唐 黃滔 《塞上》詩:“金徽互嗚咽,玉笛自凄清。” 明 湯式 《一枝花·素蘭》曲:“緯天經(jīng)地 魯 仲尼 ,也將他演入金徽?!?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越巢近體》:“幾時臥空谷,終日抱金徽。”
玉軫
(1).天子車輿的美稱。 南朝 梁 張率 《河南國獻(xiàn)舞馬賦》:“無逸御於玉軫,不泛駕於金輿。”
(2).玉制的琴柱。 唐 李賀 《追和柳惲》:“酒杯 箬 葉露,玉軫 蜀 桐虛?!?王琦 匯解:“軫者,琴柱所以系弦,麗者以玉為之?!薄毒劳ㄑ浴び岵浪で僦x知音》:“雙手舉琴,向祭石臺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軫拋殘,金徽零亂?!?/p>
(3).借指琴瑟。 晉 劉妙容 《宛轉(zhuǎn)歌》:“低紅掩翠方無色,金徽玉軫為誰鏘?!?唐 白居易 《對琴待月》詩:“玉軫臨風(fēng)久,金波出霧遲?!?明 無名氏 《飛丸記·游園題畫》:“冰絃未轉(zhuǎn)番幽恨,玉軫調(diào)成畏殺聲?!?/p>
躇躕
見"躇躇"。
半月
(1) 一月之半
(2) 當(dāng)月球半個圓面被照亮?xí)r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時看到的月球
羅隱名句,送丁明府赴紫溪(一作唐山)任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