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先秦佚名的《寡人之于國也》
全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
參考注釋
魚鱉
見“ 魚鱉 ”。
(1).魚和鱉。2.泛指鱗介水族。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xué)不可以已。——《荀子·勸學(xué)》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材木
可作木材的樹;木材?!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案镆詴r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薄稘h書·匈奴傳下》:“ 匈奴 有斗入 漢 地,直 張掖郡 ,生奇材木,箭竿就羽,如得之,於邊甚饒?!?唐 元稹 《估客樂》詩:“大兒販材木,巧識棟梁形?!薄对湔隆舨烤拧ち⑸纭罚骸案患夷茏灾貌哪菊吡钭灾?,如貧無材木,官為買給?!?/p>
可勝
豈能忍受?!独m(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八陵廢祀,可勝抔土之悲!”
使民
(1).統(tǒng)治人民,使其服從自己。《管子·權(quán)修》:“故曰察能授官,班祿賜予,使民之機也?!薄秶Z·周語上》:“然則長眾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禮不順,非信不行?!?/p>
(2).使用民力。《論語·學(xué)而》:“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養(yǎng)生喪死
同“ 養(yǎng)生送死 ”。喪,治喪?!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梆B(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p>
無憾
沒有怨恨;沒有不滿?!墩撜Z·公冶長》:“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宋 魏了翁 《題孫教授志銘》:“吾同年友 孫次龍 之葬, 張義立 誌之, 劉文節(jié)公 銘之,可以無憾矣。” 巴金 《爝火集·一顆紅心》:“他一直到最后都沒有放下他的筆,他死而無憾?!?/p>
佚名名句,寡人之于國也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