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宓的《和饒司理》
全文:
往來曾識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
小試不妨三語掾,平生何止五車書。
詞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
自古活人由小利,會看囹圄著園蔬。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詞源
語言成為(如一個(gè)詞或詞素)的歷史、來源(常包括其史前史),從該語言成分在語言中最早出現(xiàn)的記載追溯其語音、書寫和詞義的發(fā)展;追溯它從一種語言轉(zhuǎn)變?yōu)榱硪环N語言的過程;分析拼成它的組成部分;鑒定它在其他語言中的同源詞,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詞在一種有記載的或假設(shè)的祖系語言中的共同的祖?zhèn)餍问?/p>
德性
(1) 道德品性
子思言“尊德性”,而歸于“道問學(xué)”。——清· 劉開《問說》
(2) 同“德行”( déxíng)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說的
天時(shí)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zhàn)國策·齊策》
陳宓名句,和饒司理名句


猜你喜歡:
- 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jié)侯,則披文而見時(shí)。劉勰《文心雕龍·辨騷》
- 獨(dú)倚闌干凝望遠(yuǎn)。一川煙草平如剪。謝逸《蝶戀花·豆蔻梢頭春色淺》
-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 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jīng)秋
-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節(jié)》
- 牟德范題范石湖墨跡次韻方回〔宋代〕
- 江上釋行海〔宋代〕
- 贈郁子南歸田汝悚〔明代〕
-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三二室道梅堯臣〔宋代〕
-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李白〔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