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魏晉曹丕的《于譙作詩》
全文:
清衣延貴客。
明燭發(fā)高光。
豐膳漫星陳。
旨酒盈玉觴。
弦歌奏新曲。
游響拂丹梁。
余音赴迅節(jié)。
慷慨時激揚。
獻酬紛交錯。
雅舞何鏘鏘。
羅纓從風(fēng)飛。
長劍自低昂。
穆穆眾君子。
和合同樂康。
參考注釋
雅舞
亦作“ 雅儛 ”。古代帝王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賀、宴享的舞蹈。分文、武兩大類。文舞的舞者左手執(zhí)籥,右手執(zhí)翟。武舞的舞者手執(zhí)朱干、玉戚等兵器。起源于 周 ,以后歷代均有增刪修訂,以歌頌本朝的文治武功。 三國 魏 曹丕 《于譙作》詩:“獻酬紛交錯,雅舞何鏘鏘。” 晉 陸云 《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二:“西城善雅儛,總章饒清彈?!?宋 郭茂倩 《樂府詩集·舞曲歌辭序》:“雅舞者,郊廟朝饗所奏文、武二舞是也。古之王者,樂有先后,以揖讓得天下,則先奏文舞;以征伐得天下,則先奏武舞;各尚其德也。 黃帝 之《云門》, 堯 之《大咸》, 舜 之《大韶》, 禹 之《大夏》,文舞也;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武舞也。 周 存六代之樂,至 秦 惟餘《韶》、《武》; 漢 魏 以后,咸有改革,然其所用,文武二舞而已,名雖不同,不變其舞。故《古今樂録》曰:‘自 周 以來,惟改其辭,示不相襲,未有變其舞者也?!?漢 已后,又有廟舞,各用於其廟。凡此皆雅舞也?!?/p>
鏘鏘
(1) 同“鏘”
(2) 盛的樣子
子將之陜,門人從者鏘鏘焉被于路。——《文中子》
(3) 高的樣子
逾高閣之鏘鏘。——《后漢書》。李賢注:“鏘鏘,高貌也。”
(4) 行走的樣子
出車檻檻,被練鏘鏘。——《文選·左思·吳都賦》
曹丕名句,于譙作詩名句


猜你喜歡:
- 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
-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莊子《莊子·外篇·至樂》
- 人生不可安閑,有恒業(yè),才足收放心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八三則》
-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老子·德經(jīng)·第七十一章》
-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 十絕句呈章茂深安撫陳造〔宋代〕
- 臺城雜詩七首曹勛〔宋代〕
- 漢詔郡縣行鄉(xiāng)飲酒禮頌詩洪遵〔宋代〕
- 適得滷頗佳遣餉菊坡因記曾作蛤子詩有文身吳鄭清之〔宋代〕
- 暑雨蕭蕭滴夜長曉窗探借九秋涼陸游〔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