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冕的《海棠》
全文:
海棠栽植遍塵寰,未必成都欲詠難。
山木瓜開千顆顆,水林檎發(fā)一攢攢。
初疑紅豆爭頭綴,忽覺燕脂眾手丸。
西蜀僧家根撥小,南荊宮舍樹支寬。
高穿群木無因蔽,平倚危樓最好看。
十畝園林渾似火,數(shù)方池面悉如丹。
錦袍萬丈仍連袂,珠被齊光更合歡。
風嫋細腰妝正罷,露晞銅雀淚新乾。
晨曦遠借彤云暖,秋魄微侵甲帳寒。
會讌豈勞供幄幕,采香應見費龍?zhí)础?br>穠燒游女青絲發(fā),殷染妖姬白玉冠。
賓席半移隈茜綬,使車多熱簇雕鞍。
層層排朵縈飛蝶,密密交柯宿翠翰。
詩客早慚矜鏤管,畫工誰敢炫霜紈。
本期相伴千場醉,可忍輕邀百卉殘。
川路尚移隨迅瀨,蕃船猶折出長瀾。
飄零絳雪深盈尺,收拾晴霞散結(jié)團。
時去獨應賢者識,色空前有達人觀。
譜為仙子終須美,實作寒梅況不酸。
五六年來離別恨,春宵頻夢石臺盤。
參考注釋
游女
(1).出游的女子。《詩·周南·漢廣》:“ 漢 有游女,不可求思?!?鄭玄 箋:“賢女雖出游流水之上,人無欲求犯禮者?!币徽f為 漢水 女神。見 劉向 《列女傳》及《文選·嵇康〈琴賦〉》 李善 注引 薛君 說。 前蜀 李珣 《南鄉(xiāng)子》詞之四:“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2).無業(yè)婦女?!豆茏印ぽp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鐘于 桀 之國?!?/p>
(3). 漢水 女神。 漢 張衡 《南都賦》:“ 耕父 揚光於 清泠之淵 , 游女 弄珠於 漢皐 之曲?!?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舞鸑鷟於庭階, 游女 飄焉而來萃?!?李善 注引《列女傳》:“ 游女 , 漢水 神?!?清 姚鼐 《詠古》:“客行 漢江 渚,思見 游女 神。”
(4).指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其夫 蕭史 善吹*簫,教 弄玉 作鳳鳴。一夕吹*簫引鳳, 弄玉 遂隨夫升天仙去。見 漢 劉向 《列仙傳·蕭史》。 元 李孝光 《八月十八日送張仲舉置酒云峰臺望月》詩之一:“ 謫仙 被酒騎鯨去, 游女 吹簫學鳳鳴?!?/p>
(1).出游的婦女。 唐 李白 《惜馀春賦》:“想游女于 峴 北,愁帝子于 湘 南。” 元 馬臻 《春歸曲》:“翠鴉游女卷香歸,一夜花神老風雨?!?清 魏源 《揚州病起春郊偶泛》詩之二:“游女那知陵谷感,紅橋白塔作中秋?!?/p>
(2).指妓女。 明 陳繼儒 《<楚江情>序》:“自《西樓記》出,海內(nèi)達官文士、冶兒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郵驛之間,往往抄寫傳誦。” 蘇曼殊 《碎簪記》:“自由之女、愛國之士,曾游女、市儈之不若?!?/p>
絲發(fā)
(1).如絲之發(fā)?!稑犯娂で迳糖o一·子夜歌三》:“宿昔不梳頭,絲髮被兩肩。”
(2).猶絲毫。形容細微?!逗鬂h書·南匈奴傳》:“往者雖有和親之名,終無絲髮之効。”《魏書·律歷志上》:“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頽,恐一朝先犬馬,竟無絲髮之益?!?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嘗自謂於圣人之道,有絲髮之見焉?!?明 唐順之 《送邑令李龍罔擢戶部主事序》:“絲髮無耗於國,而百萬有益於民者,凡四五條?!?/p>
(3).指細微事物。《晉書·庾羲傳》:“臣受恩奕世,思盡絲髮。” 宋 范仲淹 《奏上時務書》:“以進藥石為虛言,以陳絲髮為供職?!?清 唐孫華 《宋堅齋刑部齋中觀南巡圖恭紀》詩:“大包岳瀆穿冥涬,細摹絲髮窮毫釐。”
妖姬
美女。多指妖艷的侍女、婢妾。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一:“念我平居時,鬱然思妖姬?!?南朝 陳 后主 《玉樹后庭花》詩:“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唐 韓愈 《齪齪》詩:“妖姬坐左右,柔指發(fā)哀彈?!?清 孫枝蔚 《陳》詩:“可憐 后主 詞名大,不遇 金陵 王氣新。老將無權(quán)同草莽,妖姬有貌擬天神?!?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湖主》:“數(shù)十妖姬,扶公主交拜?!?/p>
玉冠
(1).玉飾之冠?!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附錄 漢 班固 曰:“ 子嬰 度次得嗣,冠玉冠,佩華紱,車黃屋,從百司,謁七廟。”
(2).指雞冠。 南朝 梁簡文帝 《斗雞》詩:“玉冠初警敵,芥羽忽猜儔?!?/p>
(3).道士的帽子。 唐 項斯 《送宮人入道》詩:“初戴玉冠多誤拜,欲辭金殿別稱名?!?/p>
(4).指白蓮花冠。 唐 白居易 《六年秋重題白蓮》詩:“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p>
張冕名句,海棠名句


猜你喜歡:
- 齊天樂(中秋夜懷梅溪)高觀國〔宋代〕
- 雪巢三首林憲〔宋代〕
- 緗梅陸游〔宋代〕
- 朱槿花二首李商隱〔唐代〕
- 古劍謝李惟肖示所業(yè)陳襄〔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