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樓鑰的《沈憲敏公挽詞》
全文:
仕宦接王楊,諸公嘆老蒼。
門生多紫禁,子舍屢黃堂。
自得垂車樂,誰傳卻老方。
桃花千樹滿,空憶舊劉郎。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門生
漢人稱親受業(yè)者為弟子,相傳受業(yè)者為門生。后世門生與弟子無別,甚至依附名勢者,也自稱門生
紫禁
古以紫微垣比喻皇帝的居處,因稱宮禁為“紫禁”?!段倪x·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掩綵瑤光,收華紫禁。” 李善 注:“王者之宮,以象紫微,故謂宮中為紫禁。” 唐 戴叔倫 《宮詞》:“紫禁迢迢宮漏鳴,夜深無語獨(dú)含情?!薄肚貋懔鶉皆挕肪砩希骸隘E鐘傳紫禁之聲, 遼水 泛紅霞之影?!?/p>
子舍
(1).小房;偏室。一說,諸子所居的屋舍?!妒酚洝とf石張叔列傳》:“ 建 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歸謁親,入子舍,竊問侍者,取親中帬廁牏,身自浣滌?!?司馬貞 索隱:“ 劉 氏謂小房內(nèi),非正堂也。 小顏 以為諸子之舍,若今諸房也?!?宋 梅堯臣 《送任太傅歸省西都》詩:“子舍今歸浣裙切,里門重戒下車勤?!?/p>
(2).借指兒子;兒女。 宋 富弼 《韓國華神道碑》:“教子舍悉用經(jīng)術(shù)而濟(jì)之以嚴(yán)。” 宋 葉適 《宋故中散大夫張公行狀》:“初,公至郡,諜報(bào)‘虜主祈 太清宮 ,且窺邊州’,人大恐, 定遠(yuǎn)縣 逃奔幾盡,公不為動,但遣承局趣取子舍,遠(yuǎn)近安之,亡者復(fù)還。”
黃堂
(1).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后漢書·郭丹傳》:“勑以 丹 事編署黃堂,以為后法。” 李賢 注:“黃堂,太守之廳事?!?宋 范成大 《吳郡志·官宇》:“黃堂,《郡國志》:在雞陂之側(cè), 春申君 子 假君 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數(shù)失火,涂以雌黃,遂名黃堂,即今太守正廳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黃堂,昉此。”《儒林外史》第七回:“ 大江 煙浪杳無蹤,兩日黃堂坐擁。”
(2).借指太守。 宋 黃朝英 《靖康緗素雜記》卷上:“太守曰黃堂?!?明 徐復(fù)祚 《紅梨記·初會》:“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黃堂?!薄段拿餍∈贰返谒氖兀骸澳邪俗指挥谜h,一身衣食有餘,功名雖是異途,卻有四品黃堂之分?!?/p>
(3).墓地。 宋 張淏 《云谷雜記·太祖達(dá)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鳴弦發(fā)矢,指矢委處,謂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黃堂也?!?/p>
樓鑰名句,沈憲敏公挽詞名句


猜你喜歡:
- 四牡何時(shí)入,吾君憶履聲。
-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戴圣《禮記·學(xué)記》
-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 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李。即此言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墨子·16章 兼愛(下)》
- 答彌仲綸·其二釋妙聲〔元代〕
- 江夏八詠之六右趙佗石賀鑄〔宋代〕
- 漢陽林頵〔宋代〕
- 春日雜感和程佛肩陳佐卿原韻八首·其八方鶴齋〔清代〕
- 獨(dú)夜陸游〔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