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王建的《送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一作送史將軍)》
全文:
漢家都護(hù)邊頭沒,舊將麻*衣萬里迎。
陰地背行山下火,風(fēng)天錯(cuò)到磧西城。
單于送葬還垂淚,部曲招魂亦道名。
卻入杜陵秋巷里,路人來去讀銘旌。
參考注釋
杜陵
(1).地名。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東南。古為 杜伯國 。 秦 置 杜縣 , 漢宣帝 筑陵于東原上,因名 杜陵 。并改 杜縣 為 杜陵縣 。 晉 曰 杜城縣 , 北魏 曰 杜縣 , 北周 廢。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挾彈飛鷹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橋 西?!?唐 白居易 《新樂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歲種薄田一頃餘?!?宋 張先 《更漏子》詞:“ 杜陵 春, 秦 樹晚,傷別更堪臨遠(yuǎn)?!?/p>
(2). 漢 宣帝 陵墓。《漢書·元帝紀(jì)》:“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薄度o黃圖·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長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間時(shí),好游 鄠 杜 間,故葬此?!?/p>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復(fù)古 《答杜子野主簿》詩:“ 杜陵 之后有孫子,自守詩家法度嚴(yán)?!?明 鄭昂 《感懷》詩:“ 王粲 凄涼仍去國, 杜陵 老大竟飄蓬。” 清 孫枝蔚 《同程穆倩訪周元亮司農(nóng)》詩:“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無詩?!眳⒁姟?杜陵野老 ”。
路人
(1) 行人,過路人
(2) 路遇的陌生人,比喻不相干的人
視若路人
來去
(1) 來和去。指往來不斷的樣子
來去自由
(2) 差錯(cuò);錯(cuò)誤
不差分毫來去
銘旌
豎在靈柩前標(biāo)志死者官職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絳帛粉書。品官則借銜題寫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則稱顯考顯妣。另紙書題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斂后,以竹杠懸之依靈右。葬時(shí)取下加于柩上?!吨芏Y·春官·司?!罚骸按髥?,共銘旌?!?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舉銘旌。” 清 蔣士銓 《臨川夢·哱叛》:“銘旌字,誰結(jié)個(gè)靈堂掛?” 郭沫若 《滿江紅·天外人歸》詞:“高樹銘旌三叩首,跪參導(dǎo)彈孤哀樣。”
王建名句,送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一作送史將軍)名句


猜你喜歡:
- 寄吳侍郎侍郎嘗許龍尾硯故詩及之李時(shí)勉〔明代〕
- 王修撰挽詞樓鑰〔宋代〕
- 送造微上人游五臺及禮本師棲白〔唐代〕
- 讀史六首蘇轍〔宋代〕
- 南安寺廖厚初〔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