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與義的《與夏致宏孫信道張巨山同集澗邊以散發(fā)巖岫為》
全文:
亂石披淺流,水紋如紺發(fā)。
馳暉忽西沒(méi),林光相映發(fā)。
參考注釋
水紋
(1).水的波紋。《西京雜記》卷二:“ 漢 諸陵寢,皆以竹為簾,皆為水紋及龍鳳之像?!?南朝 梁元帝 《晚景游后園》詩(shī):“日移花色異,風(fēng)散水紋長(zhǎng)?!?前蜀 李珣 《南鄉(xiāng)子》詞之二:“蘭棹舉,水紋開,競(jìng)攜藤籠采蓮來(lái)?!?陳毅 《東征初抵高淳》詩(shī):“波光蕩漾水紋平,河汊溝渠縱復(fù)橫。”
(2).指水波狀的花紋。 唐 李益 《寫情》詩(shī):“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宋 歐陽(yáng)修 《有贈(zèng)余以端溪綠石枕與蘄州竹簟》詩(shī):“ 端溪 作出缺月樣, 蘄州 織成雙水紋。”
紺發(fā)
原指佛教 如來(lái) 紺琉璃色頭發(fā)。后亦指道教得道者之發(fā),或泛指一般紺青色頭發(f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yáng)伽藍(lán)記>序》:“陽(yáng)門飾豪眉之像,夜臺(tái)圖紺髮之形?!?宋 徐鉉 《贈(zèng)王貞素先生》詩(shī):“先生嘗已佩真形,紺髮朱顏骨氣清?!?明 文徵明 《送于器之廉憲還滁》詩(shī):“憶得 滁陽(yáng) 始相見,紺髮垂云俱弱冠?!?/p>
陳與義名句,與夏致宏孫信道張巨山同集澗邊以散發(fā)巖岫為名句


猜你喜歡:
-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 藥醫(yī)不死病,死病無(wú)藥醫(yī)。張南莊《何典·第三回》
-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醒篇》
-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二回》
-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