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徐鉉的《玉笥山留題》
全文:
仙鄉(xiāng)會應(yīng)遠,王事知何極。
征傳莫辭勞,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銷散,心想都凝寂。
真氣自清虛,非關(guān)好松石。
九仙皆積學(xué),洞壑多遺跡。
游子歸去來,胡為但征役。
參考注釋
游子
久居他鄉(xiāng)或異國之人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顧反。——《古詩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歸去來
(1).辭賦篇名。 晉 陶潛 所作?!稌x書·隱逸傳·陶潛》:“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 彭澤令 ……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 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義熙 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焙笥靡詺w隱之典。 宋 梅堯臣 《田家語》詩:“卻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p>
(2).回去。 唐 杜甫 《發(fā)劉郎浦》詩:“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唐 顏真卿 《贈裴將軍》詩:“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 不敢敵,相呼歸去來?!?/p>
(3).詞牌名。雙調(diào),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體,仄韻。 清 王奕清 《詞譜》卷七:“《歸去來》調(diào)見《樂章集》詞二首,因詞有‘歌筵舞,且歸去,休惆悵,好歸去’句,取以為名。”
胡為
何為,為什么?!对姟ぺL(fēng)·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注:“胡,何也?!?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后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fā)?!?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wǎng),遠望高峰若天壤?!?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云》:“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p>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后來大權(quán)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shù)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于胡為,于是畸形怪相,遂彌漫于畫苑?!?/p>
征役
(1).賦稅與徭役?!吨芏Y·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職,掌建邦之教灋……凡征役之施舍,與其祭祀飲食喪紀之禁令。” 賈公彥 疏:“征謂稅之,役謂繇役?!?/p>
(2).指徭役。《詩·唐風(fēng)·鴇羽序》:“《鴇羽》,刺時也。 昭公 之后,大亂五世,君子下從征役,不得養(yǎng)其父母,而作是詩也?!?宋 曾鞏 《福州上執(zhí)政書》:“及其后世,或任使不均,或苦於征役,而不得養(yǎng)其父母,則有《北山》之感,《鴇羽》之嗟。”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國初因沿 明 制,稍加損益,稅斂極薄,征役幾絶?!?/p>
(3).行役。 晉 潘岳 《西征賦》:“俾萬乘之盛尊,降遙思於征役?!?唐 孟郊 《奉同朝賢送新羅使》詩:“安危所繫重,征役誰能窮?” 清 唐甄 《潛書·太子》:“凡教太子……行道,則見征役之勞;止舍,則見羈旅之勞?!?/p>
徵役:1.招集兵卒?!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子張 怒,退而徵役, 子產(chǎn) 奔 晉 。” 杜預(yù) 注:“召兵欲攻 子產(chǎn) ?!?/p>
(2).征召徒役。指徭役。《周禮·春官·典祀》:“徵役于司隸而役之。” 鄭玄 注:“徵,召也,役之作使之?!薄度龂尽の褐尽とA歆傳》:“如聞今年徵役,頗失農(nóng)桑之業(yè)?!薄赌鲜贰げ汤獋鳌罚骸跋仁牵?大明 世奢侈無度,多所造立,賦調(diào)煩嚴,徵役過苦,至是發(fā)詔悉皆削除?!?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近賊州縣,徵役百端,農(nóng)夫織婦,不得安業(yè)?!?/p>
徐鉉名句,玉笥山留題名句


猜你喜歡: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老子·道經(jīng)·第二章》
- 金絡(luò)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游盤。
- 竹里繰絲挑網(wǎng)車,青蟬獨噪日光斜。
- 為人全無好處,欲邀福慶,從何得來?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一一四則》
- 不扶自直,不鏤自雕。范曄《后漢書·列傳·周黃徐姜申屠列傳》
- 陜甘總督楊應(yīng)琚奏報甘省豐收已定詩以志慰乾隆〔清代〕
- 題錢維城山水四十八幀·其十三·翠坂馴游乾隆〔清代〕
- 次韻和吳侍郎洊貺雅篇宋庠〔宋代〕
- 小春詞顧禧〔宋代〕
- 哭朱龜巖徐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