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笥山留題原文
仙鄉(xiāng)會應(yīng)遠,王事知何極。征傳莫辭勞,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銷散,心想都凝寂。
真氣自清虛,非關(guān)好松石。
九仙皆積學(xué),洞壑多遺跡。
游子歸去來,胡為但征役。
詩詞問答
問:玉笥山留題的作者是誰?答:徐鉉
問:玉笥山留題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玉笥山留題是什么體裁?答:五排
問:徐鉉的名句有哪些?答:徐鉉名句大全
全唐詩:卷755-37
參考注釋
仙鄉(xiāng)
敬辭,用于問對方的籍貫
朝使大人仙鄉(xiāng)何處?——《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
應(yīng)遠
謂應(yīng)驗之期遙遠。 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今以躁競之心,涉希靜之涂,意速而事遲,望近而應(yīng)遠,故莫能相終?!?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誰謂應(yīng)遠,神道微密。慶集宮闈,祥流罕畢?!?/p>
王事
(1).王命差遣的公事?!对姟ば⊙拧け鄙健罚骸八哪蹬砼?,王事傍傍?!?晉 王讚 《雜詩》:“王事離我志,殊隔過商參。” 宋 張孝祥 《題朱元順浯溪圖》詩:“去年到 浯溪 ,王事有期程?!?/p>
(2).特指朝聘、會盟、征伐等王朝大事?!兑住だぁ罚骸盎驈耐跏?,無成有終?!?高亨 注:“從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賞,是無成有終?!薄抖Y記·喪大記》:“既葬,與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國事?!?孫希旦 集解:“王事,謂朝聘、會盟、征伐之事。”《南史·劉悛傳》:“ 劉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何宏中》:“父 子寄 守 武州 宣寧 尉,歿王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在 商 朝統(tǒng)治的區(qū)域里……王和國家是一體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國家事務(wù)都被稱為‘王事’?!?/p>
何極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窮盡、終極?!冻o·九辯》:“中瞀亂兮迷惑,私自憐兮何極?” 晉 潘岳 《寡婦賦》:“仰皇穹兮嘆息,私自憐兮何極?”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士感知己,懷此何極?”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是出于。 唐 韓愈 《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狀》:“感自皇恩,微莖何極於造化;親逢嘉瑞,小臣喜遇於休明?!?/p>
征傳
遠行人所乘的驛車。 唐 徐堅 《餞唐永昌》詩:“郎官出宰赴 伊 瀍 ,征傳駸駸 灞水 前。”
辭勞
因怕辛勞而推卻。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jié)》:“出不辭勞,入不數(shù)功?!?唐 杜甫 《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遺營草堂貲》詩:“他鄉(xiāng)唯表弟,還往莫辭勞?!?/p>
一息
(1).一呼一吸。比喻極短的時間。 漢 王褒 《圣主得賢臣頌》:“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一息?!?晉 陸云 《歲暮賦》:“百年迅於分噓兮,千歲疾於一息?!?宋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蓋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間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薄独蠚堄斡洝返谑兀骸耙幌⒐し?,只聽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許多腳步兒響,頃刻已經(jīng)到了面前?!?方光燾 《瘧疾》:“過了一息,她面上露著微笑,跑回房來?!?/p>
(2).暫停;稍歇?!斗Y梁傳·昭公四年》:“ 慶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南朝 梁 沉約 《麗人賦》:“中步檐而一息,順長廊而迴歸?!?/p>
(3).一口氣息?!缎咽篮阊浴埻⑿闾由雀浮罚骸按蚱鸹饋砜磿r,卻是十五六歲一個小廝,生得眉清目秀,渾身綁縛,微微止有一息?!?清 錢謙益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何士晉繼母吳氏加贈淑人制》:“出遺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巴金 《衷心感謝他》:“他的確是帶著年輕人的熱情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戰(zhàn)斗到最后一息的?!?/p>
(4).一個子嗣?!稌x書·良吏傳·鄧攸傳》:“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薄缎绿茣埣呜憘鳌罚骸?張嘉貞 晚一息 寶符 ,獨未官?!?/p>
(5).猶一絲。 聞一多 《晴朝》詩:“再沒有一息聲音--和平布滿了大自然?!?/p>
形骸
形體(多指人的)
銷散
消散?!逗鬂h書·郭伋傳》:“ 伋 到,示以信賞,糾戮渠帥,盜賊銷散?!?唐 盧綸 《太白西峰偶宿晨登前巘憑眺書懷即事》詩:“白云銷散盡, 隴 塞儼然秋?!?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我們下船后,藉著新生的晚涼和河上的微風,暑氣已漸漸銷散。”
心想
(1).思想;感情。 唐 沉佺期 《夜泊越州逢北使》詩:“容顏荒外老,心想域中愚?!?宋 洪邁 《容齋五筆·張?zhí)N古大寶箴》:“一彼此於胸臆,捐好惡於心想?!?/p>
(2).心情?!毒劳ㄑ浴ぐ啄镒佑梨?zhèn)雷峰塔》:“﹝ 許宣 ﹞到得天明,起來梳洗罷,吃了飯,到鋪中心忙意亂,做些買賣也沒心想?!?柔石 《二月》:“你已經(jīng)沒有 女佛山 旅行的心想了么?”
凝寂
非常寂靜
真氣
(1).人體的元氣,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結(jié)合而成。道教謂為“性命雙修”所得之氣?!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罚骸疤駩刺摕o,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 唐 王維 《賀元元皇帝見真容表》:“臣聞仙祖行化,真氣臨關(guān);圣人降生,祥光滿室。”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不善養(yǎng)生者,薄節(jié)慎之功,遲吐納之效,厭上藥而用下品,伐真氣而助強陽,根本已危,僵仆無日?!?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三昧上真氣已全,百煉中凡心俱浄?!?/p>
(2).指剛正之氣。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送尉》:“英雄欺世,久之畢竟難瞞,胸中既無真氣蟠,筆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吳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肅 評:“ * 嗚咽,全是一團真氣。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為佳?!?/p>
(3).特指帝王的氣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詩:“ 秦王 時在座,真氣動戶牖?!?/p>
清虛
(1).清凈虛無。《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且清虛以守神兮,豈慷慨而言之?!薄赌鲜贰ね豕虃鳌罚骸癌z 王固 ﹞清虛寡欲,居喪以孝聞?!?/p>
(2).清潔虛空。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則腸胃清虛,無滓無穢,是可以養(yǎng)神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次夜,果出刀圭藥啖生。頃刻,洞下三兩行,覺臟腑清虛,精神頓爽。”
(3).太空;天空。 晉 葛洪 《抱樸子·勗學(xué)》:“令抱翼之鳳,奮翮於清虛;項領(lǐng)之駿,聘跡於千里?!?唐 杜甫 《聽楊氏歌》詩:“滿堂慘不樂,響下清虛里。” 清 李漁 《蜃中樓·授訣》:“若使清虛無障礙,天孫不合阻銀河?!?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離騷》:“讓超邁的精神在清虛中馳騁?!?/p>
(4).指月宮。 五代 譚用之 《江邊秋夕》詩:“七色花虯一聲鶴,幾時乘興上清虛。”
(5).指風露。 唐 孟郊 《北郭貧居》詩:“欲識貞靜操,秋蟬飲清虛?!?/p>
非關(guān)
不是因為;無關(guān)。 唐 宋之問 《燕巢軍幕》詩:“非關(guān)憐翠幕,不是厭朱樓?!?明 劉基 《張子英閑止齋》詩之三:“筑室在城市,而無闤闠聲。非關(guān)遠人世,慮滌境自清?!?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非關(guān)今日面皮嬌,祇為當年舌太饒?!?/p>
松石
(1).松與石。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松石峻垝,蔥翠陰煙?!?唐 宋之問 《初至崖口》詩:“錦繢織苔蘇,丹青畫松石?!?唐 李白 《九日》詩:“地遠松石古,風揚絃管清。”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jié):“ 李德裕 在 洛陽 南置 平泉莊 。莊周圍十余里,臺榭百余所,有奇花異草與松石?!?/p>
(2).借指山林。 唐 宋之問 《使至嵩山尋杜回不遇》詩:“與君闊松石,於茲二十年?!?/p>
(3).松的化石。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異事》:“ 婺州 金華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蘆根、魚鹽之類皆有成石者?!?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三·不灰木》﹝附錄﹞引 蘇頌 曰:“今 處州 出一種松石,如松干而實石也,或云松久化為石?!?/p>
(4).寶石。呈綠色,又稱綠松石。《詩刊》1978年第5期:“草地里拾得 卓瑪 的松石耳環(huán)?!?/p>
九仙
(1).九類仙人。 南朝 梁武帝 《登名山行》:“采藥逢三島,尋真遇九仙?!薄对企牌呋`》卷三:“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火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p>
(2).泛指眾仙。 唐太宗 《望終南山》詩:“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唐 顧況 《曲龍山歌》:“九仙傲倪折五芝,翠鳳白麟回異道?!?/p>
積學(xué)
(1).謂積累學(xué)問?!俄n詩外傳》卷五:“雖庶民之子孫也,積學(xué)而正身,行能禮儀,則歸之士大夫?!薄度龂尽な裰尽⒀蓚鳌罚骸熬?陽城山 ,積學(xué)教授,舉賢良方正。”《元史·董俊傳》:“射,百日事耳;《詩》《書》,非積學(xué)不通。” 清 陸隴其 《答嘉定李生玉如書》:“方期賢者積學(xué)奮飛,為時羽儀,不謂亦罹此大故,何天之降罔,一至於斯?!?/p>
(2).猶博學(xué);飽學(xué)。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給事中 陸質(zhì) 、中書舍人 崔樞 積學(xué)懿文,守經(jīng)據(jù)古,夙夜講習(xí),庶協(xié)于中?!?清 戴名世 《張貢五文集序》:“ 張君 貢五 , 三湘 間積學(xué)能文之士也?!?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初到南京》:“我的譜弟 戴夢鶴 ,他年紀雖輕,卻是一個多才積學(xué)之士?!?/p>
(3).淵博的學(xué)識。 明 楊慎 《丹鉛續(xù)錄·論語》:“譬今有二士,一有文名,一素無積學(xué)。有聞而登高科,聞?wù)咭詾楣唐渌?;素無積學(xué)而登高科,人必曰:不意至於如此也。”《明史·隱逸傳序》:“其抱瓌材,藴積學(xué),槁形泉石,絶意當世者,靡得而稱焉?!?/p>
洞壑
(1).深谷。 漢 班固 《西都賦》:“超洞壑,越峻崖?!?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壑,對芳林?!?清 唐孫華 《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上捫星辰若有路,下臨洞壑疑無蹊?!?/p>
(2).洞穴。舊指仙人所居之處。 唐 沉佺期 《岳館》詩:“洞壑仙人館,孤峯玉女臺?!?唐 宋之問 《嵩山石淙侍宴應(yīng)制》詩:“離宮秘苑勝 瀛洲 ,別有仙人洞壑幽?!?/p>
遺跡
前人留下的痕跡
瞻顧遺跡。——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游子
久居他鄉(xiāng)或異國之人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顧反。——《古詩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歸去來
(1).辭賦篇名。 晉 陶潛 所作。《晉書·隱逸傳·陶潛》:“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 彭澤令 ……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 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義熙 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焙笥靡詺w隱之典。 宋 梅堯臣 《田家語》詩:“卻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p>
(2).回去。 唐 杜甫 《發(fā)劉郎浦》詩:“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唐 顏真卿 《贈裴將軍》詩:“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 不敢敵,相呼歸去來。”
(3).詞牌名。雙調(diào),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體,仄韻。 清 王奕清 《詞譜》卷七:“《歸去來》調(diào)見《樂章集》詞二首,因詞有‘歌筵舞,且歸去,休惆悵,好歸去’句,取以為名?!?/p>
胡為
何為,為什么?!对姟ぺL·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注:“胡,何也?!?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后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fā)?!?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wǎng),遠望高峰若天壤?!?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云》:“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p>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毒┍就ㄋ仔≌f·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后來大權(quán)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shù)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于胡為,于是畸形怪相,遂彌漫于畫苑?!?/p>
征役
(1).賦稅與徭役?!吨芏Y·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職,掌建邦之教灋……凡征役之施舍,與其祭祀飲食喪紀之禁令?!?賈公彥 疏:“征謂稅之,役謂繇役?!?/p>
(2).指徭役?!对姟ぬ骑L·鴇羽序》:“《鴇羽》,刺時也。 昭公 之后,大亂五世,君子下從征役,不得養(yǎng)其父母,而作是詩也?!?宋 曾鞏 《福州上執(zhí)政書》:“及其后世,或任使不均,或苦於征役,而不得養(yǎng)其父母,則有《北山》之感,《鴇羽》之嗟?!?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國初因沿 明 制,稍加損益,稅斂極薄,征役幾絶?!?/p>
(3).行役。 晉 潘岳 《西征賦》:“俾萬乘之盛尊,降遙思於征役。” 唐 孟郊 《奉同朝賢送新羅使》詩:“安危所繫重,征役誰能窮?” 清 唐甄 《潛書·太子》:“凡教太子……行道,則見征役之勞;止舍,則見羈旅之勞。”
徵役:1.招集兵卒?!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子張 怒,退而徵役, 子產(chǎn) 奔 晉 。” 杜預(yù) 注:“召兵欲攻 子產(chǎn) 。”
(2).征召徒役。指徭役?!吨芏Y·春官·典祀》:“徵役于司隸而役之?!?鄭玄 注:“徵,召也,役之作使之。”《三國志·魏志·華歆傳》:“如聞今年徵役,頗失農(nóng)桑之業(yè)?!薄赌鲜贰げ汤獋鳌罚骸跋仁牵?大明 世奢侈無度,多所造立,賦調(diào)煩嚴,徵役過苦,至是發(fā)詔悉皆削除?!?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近賊州縣,徵役百端,農(nóng)夫織婦,不得安業(yè)?!?/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