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寇準(zhǔn)的《踏莎行 春暮》
全文: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
紅英落盡春梅小。
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
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倚樓
倚靠在樓窗或樓頭欄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詩:“勛業(yè)頻看鏡,行藏*獨(dú)倚樓?!?宋 黃庭堅(jiān) 《南鄉(xiāng)子·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詞:“諸將説封侯,短笛長歌獨(dú)倚樓?!?元 黃庚 《西州即事》詩:“一雨洗空碧,江城獨(dú)倚樓。”
無語
(1).沒有話語;沒有說話。 唐 任翻 《惜花》詩:“無語與花別,細(xì)看枝上紅。” 宋 蘇軾 《惠山謁錢道人登絕頂望太湖》詩:“ 孫登 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p>
(2).形容寂靜無聲。 唐 崔涯 《黃蜀葵》詩:“獨(dú)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問 《寄答趙宜之兼簡溪南詩老》詩:“黃*菊有情留小飲,青燈無語伴微吟?!?/p>
銷魂
形容傷感或歡樂到極點(diǎn),若魂魄離散軀殼。也作“消魂”
樂樂愈精愈妙了,令人銷魂。——《警世通言》
長空
寬廣高遠(yuǎn)的天空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
遨游長空
黯淡
亦作“ 黯澹 ”。1.陰沉;昏暗。 唐 杜牧 《代吳興妓春初寄薛軍事》詩:“柳暗霏微雨,花愁黯淡天。”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韻》:“二儀黯澹交,百川莽迴薄?!?清 王士禛 《羚羊峽》詩:“巃嵸云雷窟,黯澹蛟鼉宮?!?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
(2).比喻沒有希望,不美好。 清 高鶚 《晦日送春同畢蘇橋飲長河小亭時蘇橋亦欲南歸》詩:“大別山遙情黯淡,將離花好約蹉跎。” 沙汀 《困獸記》八:“因?yàn)橛捎谶@個打趣,這個嘩笑,他看出了危機(jī),覺得前途很黯淡了?!?冰心 《寄小讀者》八:“我自己廊上凝坐,秋風(fēng)侵衣,一聲聲賣棗聲墻外傳來,覺得十分黯淡無趣,正不解為何這般寂寞?!?/p>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冻o·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寇準(zhǔn)名句,踏莎行 春暮名句


猜你喜歡:
- 賢不肖不雜則英杰至,是非不亂則國家治荀子《荀子·王制》
-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 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 真珠園雨中作陸游〔宋代〕
-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司空曙〔唐代〕
- 和酬泉南陳賢良見贈林逋〔宋代〕
- 四先生像贊象山陸文安公劉黻〔宋代〕
- 贈馮鈍吟先生四首·其三方仁淵〔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