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繼先的《金丹詩四十八首》
全文:
只見神爐當(dāng)子夜,豈知火力散陰邪。
忽於金鼎凝寒玉,倏爾真身現(xiàn)彩霞。
沆瀣露中分白雪,華池水內(nèi)養(yǎng)黃芽。
此中便見真消息,莫浪驅(qū)馳覓鹿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金鼎
(1).黃金炊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p>
(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 宋 陳師道 《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fēng)竹雪,金鼎沸湲潺?!?/p>
(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唐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岳游,文焰滅金鼎?!?唐 呂巖 《漁父·神異》詞:“金鼎內(nèi),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p>
(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shù)。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 明 陸采 《明珠記·訪俠》:“愿棄了升斗微官,早學(xué)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奉為傳國之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薄侗饼R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焙笠嘤靡杂髦竾以纵o大臣。 宋 曾鞏 《送沉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yīng)已夢儀刑?!?元 李獻(xiàn)卿 《劉寓叔先生挽詩》:“便調(diào)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shù) 汾陽 考?!?/p>
(6).鼎形的金香爐?!都t樓夢》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寒玉
(1).玉石。玉質(zhì)清涼,故稱。 唐 白居易 《苦熱中寄舒員外》詩:“藤牀鋪晚雪,角枕截寒玉?!?/p>
(2).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如水、月、竹等。 唐 李群玉 《引水行》:“一條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蘿洞口煙?!?唐 李賀 《江南弄》詩:“ 吳 歈 越 吟未終曲,江上團(tuán)團(tuán)帖寒玉。” 宋 呂渭老 《念奴嬌·贈希文寵姬》詞:“暮云收盡,霽霞明高擁一輪寒玉。” 唐 雍陶 《韋處士郊居》詩:“門外晚晴秋色老,萬條寒玉一溪煙?!?/p>
(3).比喻容貌清俊。 前蜀 貫休 《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詩:“儀冠凝寒玉,端居似沃洲。”
倏爾
忽然
看起來這老賊果有妖法的;不然,如何半日上倏爾又變了?——《灌園叟晚逢仙女》
真身
神仙或佛祖的本體、正身(迷信)
彩霞
彩色的云霞
張繼先名句,金丹詩四十八首名句


猜你喜歡:
- 啜苦咽甘,茶也。陸羽《茶經(jīng)·五之煮》
-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 數(shù)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 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gè)人前不說人?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記先賢丘葵〔宋代〕
- 偶作秋英八種各題以詩·其七·石竹乾隆〔清代〕
- 秋日即事崔鶠〔宋代〕
- 王蒙秋山草堂圖乾隆〔清代〕
- 蔣蓮店有書柳子厚寄吳武陵琴詩三讀敬哦五言楊萬里〔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