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韓愈的《庭楸》
全文:
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間。
各有藤繞之,上各相鉤聯(lián)。
下葉各垂地,樹顛各云連。
朝日出其東,我常坐西偏。
夕日在其西,我常坐東邊。
當晝?nèi)赵谏希以谥醒腴g。
仰視何青青,上不見纖穿。
朝暮無日時,我且八*九旋。
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聯(lián)聯(lián)。
夜月來照之,蒨蒨自生煙。
我已自頑鈍,重遭五楸牽。
客來尚不見,肯到權門前。
權門眾所趨,有客動百千。
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間。
往既無可顧,不往自可憐。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毛
(1).一根毛。喻細小、輕微的事物。《韓非子·顯學》:“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莫肯費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宋 朱熹 《觀書有感》詩之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p>
(2).指一根鳳毛。喻人年少有賢才。 唐 岑參 《送張郎中赴隴右覲省卿公》詩:“中郎鳳一毛,世上獨賢豪,弱冠已銀印,出身唯寶刀?!?唐 杜甫 《送蘇州李長史之任》詩:“一毛生鳳穴,三尺獻龍泉?!?唐 熊孺登 《和竇中丞歲酒喜見小男兩歲》詩:“聞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鳳池頭。”參見“ 鳳毛 ”。
(3).輔幣一角的別稱。一圓的十分之一,系“毫”之省。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shù)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shù)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shù)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
韓愈名句,庭楸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