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舟過城門村,清曉雨止日出五首》
全文:
行人都上半山青,記得前朝傍險行。
左右回身看不徹,兩邊已失一灘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臺左右,紅旗迎風(fēng)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zhàn)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zhàn)。——《資治通鑒·唐紀(jì)》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于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閑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概數(shù)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xù)續(xù)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回身
轉(zhuǎn)身
他放下東西,回身就走了
不徹
(1).不循常道。《詩·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徹,我不敢傚我友自逸?!?毛 傳:“徹,道也?!?陳奐 傳疏:“不道……不循道而行。”
(2).不盡;不完。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你看我似糞土之墻朽木材,斷然是捱不徹饑寒,禁不過氣惱。”
兩邊
(1) 兩方面
兩邊討好
(2) 兩方向
人群向兩邊散開
灘聲
水激灘石發(fā)出的聲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詩:“灘聲下濺石,猿鳴上逐風(fēng)。” 唐 杜甫 《送韓十四江東省覲》詩:“ 黃牛峽 靜灘聲轉(zhuǎn), 白馬江 寒樹影稀?!?元 薩都剌 《曉上石壁灘》詩:“ 龍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灘聲喧?!?/p>
楊萬里名句,舟過城門村,清曉雨止日出五首名句


猜你喜歡:
- 景祐祀社稷三首佚名〔宋代〕
- 江梅張元干〔宋代〕
- 引見時急雨驟至臣工衣履沾濕出內(nèi)府紗葛賜之因成斷句·其三乾隆〔清代〕
- 游淡巖陽華毛方平〔宋代〕
- 壬午春社之明日請尊老會于西山之精舍龐眉皓真德秀〔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