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炎的《用前韻答彪講書》
全文:
薄游城南園,墮睫衣袂濕。
斯人既騎箕,有客猶鼓瑟。
凜然氣如生,可使懦夫立。
當時道義交,彪子居其一。
嘗試問所疑,傾倒無吝惜。
逝者不可作,往訪杖屨跡。
欲返更徘徊,遠岫邀日入,緬懷經世心,伐輻置河側。
立朝道不容,憂國意難釋。
敢負門下知,晨夕自警策。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門下
(1) 門客
食客門下足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2) 又如:門下有毛遂。門下二十人
(3) 門生;弟子
(4) 敬辭,稱對方
竊為門下憂之
(5) 門庭之下
寄食門下。——《戰(zhàn)國策·齊策四》
比門下之客。
比門下之車客。
問門下諸客。
晨夕
猶朝夕。旦與暮。天天;時時。 晉 陶潛 《移居》詩之一:“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逯欽立 校注:“數晨夕,算過了幾朝幾夕,言過日子?!薄端螘ぷ孕颉罚骸叭霝橥ㄖ崩?,時上多行幸,還或侵夜, 邵 啟事陳論即為簡出。前后密陳政要,上皆納用之,深相寵待,晨夕兼侍?!?宋 蘇舜欽 《遷居》詩:“仰首羨日月,晨夕苦奔趨?!?冰心 《寄小讀者》十六:“在 北京 城里,不能晨夕與湖山相對?!?/p>
警策
(1).謂以鞭策馬。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僕夫警策,平路是由?!?/p>
(2).引申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奮。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之二:“若今所委付果已得人,尤宜曉夕用心,事事警策,件件理會。” 謝覺哉 《不惑集·學習常談》:“因而時常要把這些教訓來警策自己?!?/p>
(3).形容文句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人。亦指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人的文句?!段倪x·陸機<文賦>》:“文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李善 注:“以文喻馬,言馬因警策而彌駿,以喻文資片言而益明也。駕之法,以策駕乘,今以一言之好,最於眾辭,若驅馳,故云‘警策’。”《宋史·隱逸傳上·魏野》:“ 野 為詩精苦,有 唐 人風格,多警策句?!?孫犁 《澹定集·讀一篇散文》:“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第一句‘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有名的警策之句。”
王炎名句,用前韻答彪講書名句


猜你喜歡:
- 去年今日臥燕臺,銅鼓中宵隱地雷
- 尺之木必有節(jié)目,寸之玉必有瑕適。呂不韋《呂氏春秋·覽·離俗覽》
-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孔子弟子《論語·學而篇》
- 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韓非及后人《韓非子·喻老》
- 不厚其棟,不能任重。重莫如國,棟莫如德。左丘明《國語·魯語·子叔聲伯辭邑》
- 早秋寄劉尚書許渾〔唐代〕
- 波羅河屯行宮即景乾隆〔清代〕
- 老熊戴表元〔宋代〕
- 梅花喜神譜小蕊一十六枝宋伯仁〔宋代〕
- 次韻張子猷賦凱旋之什林季仲〔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