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 《荀子·榮辱》名句出處
摘自《荀子·榮辱》
解釋:跟人有禮貌的說話,比較尊敬的講話,讓人感覺心里舒服很暖心。跟講話尖酸刻薄,會給對方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傷害。
原文摘要: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儉者,偋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無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則讓,小涂則殆,雖欲不謹(jǐn),若云不使??炜於稣?,怒也;察察而殘者,忮也;博而窮者,訾也;清之而俞濁者,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辯而不說者,爭也;直立而不見知者,勝也;廉而不見貴者,劌也;勇而不見憚?wù)?,貪也;信而不見敬者,好專刂行也。此小人之所?wù)而君子之所不為也。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親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頃之怒而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立殘,親戚不免乎刑戮,然且為之,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憂忘其身,內(nèi)忘其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與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秶Z·越語下》:“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jié)事者與地?!?韋昭 注:“與人,取人之心也?!薄豆茏印ば蝿荨罚骸俺譂M者與天,安危者與人?!?尹知章 注:“能安危者,則與人合?!?/p>
善言
(1).有益之言;好話?!睹献印るx婁下》:“ 禹 惡旨酒,而好善言?!?唐 韓愈 《與少室李拾遺書》:“方今天子仁圣……樂善言如不得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萬歲》:“他人獵得禽獸,吾獵得善言?!狈乙嘁蕴刂溉寮业娜柿x之言。《韓非子·飭令》:“飭令,則法不遷;法平,則吏無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2).善于言談,巧于言辭?!独献印罚骸吧蒲?,無瑕謫?!薄肚f子·徐無鬼》:“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 共工 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張守節(jié) 正義:“ 共工 善為言語,用意邪僻也?!?/p>
布帛
棉紡品和絲、麻織品的總稱
傷人
使人受到傷害
批評性的意見時(shí)常傷人很重
矛戟
矛和戟。亦用以泛稱兵器。《詩·秦風(fēng)·無衣》:“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荀子·榮辱》:“傷人之(一作以)言,深於矛戟?!?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判身入矛戟,輕敵比錙銖?!?/p>
荀子名句,荀子·榮辱名句


猜你喜歡:
- 幸非一人,專固害。來俊臣《羅織經(jīng)·治下卷第三》
-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gè)、單棲情緒。
- 先淡后濃,先疏后親,先遠(yuǎn)后近,交友道也。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醒篇》
- 遠(yuǎn)雁下平沙,嘹亮遺凄唳。
- 前庭一葉下,言念忽悲秋。
- 題蘇臺楊柳枝詞后二首(汪鈍翁編修首唱吳越和者數(shù)百人)·其一王士禎〔清代〕
- 至正庚辛唱和詩得久字徐一夔〔元代〕
- 石泉道中和綿州通判李朝散見寄呂陶〔宋代〕
- 和酬張井見贈(zèng)魏野〔宋代〕
- 蝶戀花 壽陳北山程文海〔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