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炎的《夜行船》
全文:
淡飯粗衣隨分過。
新成就、庵寮一個(gè)。
靜處藏身,十分自在,只恁麼、有何不可。
過眼空花都看破。
紅塵外、獨(dú)行獨(dú)坐。
也沒籌量,也沒系絆,更覓甚、三乘四果。
參考注釋
靜處
(1).冷靜地立身處世?!蛾套哟呵铩るs下六》:“且人何憂,靜處遠(yuǎn)慮?!?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權(quán)》:“故為君虛心靜處,聰聽其響,明視其影,以行賞罰之象?!?宋 周敦頤 《通書·圣學(xué)》:“靜處則明,明則通。”
(2).猶靜居。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熱審之始》:“今盛暑,朕與卿等,深居靜處,猶覺可畏?!?/p>
清凈、安靜之處。 宋 陸游 《山園雜詠》:“百年竟向愁邊老,萬事元輸靜處看?!薄度齻b五義》第十回:“跟著從人出了公館,來至靜處。”
藏身
躲藏;把身體隱蔽起來,不讓人看見
無處藏身
十分
(1) 很,甚,非常,極其
十分高興
十分難過
(2) 達(dá)到極端的程度
十分驚恐
(3) 總是;老是
十分在衙門中也不方便。——《金*瓶*梅》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婦人,雖無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動(dòng)人的顏色。——《水滸傳》
自在
(1) 自由;無拘束
自在嬌鶯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
無家身自在,時(shí)得到蓮宮。——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閑自得,身心舒暢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離煩惱的系縛,通達(dá)無礙
只恁
就這樣;只是這樣。 宋 辛棄疾 《卜算子·飲酒不寫書》詞:“萬札千書只恁休,且進(jìn)杯中物。”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五:“也不吟詩課賦,只恁昏昏睡?!?/p>
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幾日試來那幾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傳示、有何書信?”《水滸傳》第五三回:“風(fēng)過處,一尊黃巾力士出現(xiàn),躬身稟復(fù):‘我?guī)熡泻畏ㄖ迹俊比纾河泻尾豢?;有何難哉。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xué)不可以已。——《荀子·勸學(xué)》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gè)會(huì)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王炎名句,夜行船名句


猜你喜歡:
- 天長路遠(yuǎn)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zèng)荷花》
-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李毓秀《弟子規(guī)·泛愛眾》
-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題錢維城花卉冊·其十·西府海棠乾隆〔清代〕
- 送吟卷還趙萬里潘玙〔宋代〕
- 會(huì)獨(dú)木和尚釋云岫〔宋代〕
- 病中答劉書記見贈(zèng)李山甫〔唐代〕
- 送人赴安西岑參〔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