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岑參的《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
全文:
青衣誰開鑿,獨在水中央。
浮舟一躋攀,側徑緣穹蒼。
絕頂詣老僧,豁然登上方。
諸嶺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蘭若向西開,峨眉正相當。
猿鳥樂鐘磬,松蘿泛天香。
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繩床。
早知清凈理,久乃機心忘。
尚以名宦拘,聿來夷獠鄉(xiāng)。
吾友不可見,郁為尚書郎。
早歲愛丹經(jīng),留心向青囊。
渺渺云智遠,幽幽海懷長。
勝賞欲與俱,引領遙相望。
為政愧無術,分憂幸時康。
君子滿天朝,老夫憶滄浪。
況值廬山遠,抽簪歸法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樂府詩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婦啼一何苦。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漢 以后有多種解釋?!秶Z·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端?jīng)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稘h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唐 杜甫 《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臺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nóng)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戯綵恒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p>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p>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岑參名句,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名句


猜你喜歡:
- 西湖舊日,留連清夜,愛酒幾將花誤。
- 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仁者弗為也。墨子《墨子·32章 非樂(上)》
- 在善用,不在眾。宋祁、歐陽修、范鎮(zhèn)、呂夏卿等《新唐書·列傳·卷三十六》
- 近者說,遠者來。孔子弟子《論語·子路篇》
- 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臺。
- 送行禪師釋簡長〔宋代〕
- 幽居春晚陸游〔宋代〕
- 漁家傲 以上周詠先校舊抄圭塘款乃集本馬熙馬熙〔元代〕
- 臨都試院考校已畢諸公尚恨遺才勉作數(shù)語釋其郭印〔宋代〕
- 送傅元宗歸金川劉紹〔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