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心月的《豐干寒拾贊》
全文:
雙磵底,五峰前。
塊石上,磨松煙。
多無一兩字,少有三百篇,明明此意落誰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兩
(1).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淮南子·天文訓(xùn)》:“十二銖而當(dāng)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漢 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薄端问贰ぢ蓺v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適 齊 師” 晉 杜預(yù) 注:“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匹也?!薄吨芏Y·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唐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p>
(3).猶一雙。 明 劉績 《憶原上人》詩:“一兩棕鞋八尺藤,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p>
(4).指少數(shù)?!度龂尽の褐尽とA佗傳》:“若當(dāng)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yīng)除?!薄稌x書·紀瞻傳》:“然失之者億萬,得之者一兩耳。”《紅樓夢》第九回:“誰敢望‘請’,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 老舍 《正紅旗下》二:“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p>
一輛?!妒酚洝へ浿沉袀鳌贰芭\嚽伞?唐 張守節(jié) 正義:“車一乘為一兩。”
少有
(1).稍有;略有。 宋 林希 《書<鄭玄傳>》:“蓋其(《禮》)初不經(jīng)於圣人之手,至后世又遭磨滅,其不能完,而少有訛誤,豈能免也?!?/p>
(2).罕見?!都t樓夢》第五二回:“真?zhèn)€少有!別人不過是禮上的面情兒,實在他是真疼小姑子小叔子?!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呋兀骸笆郎险?鄧老翁 這樣苦好行情的固然少有,照 何小姐 那樣苦不愛錢的卻也無多?!?茅盾 《殘冬》:“你這樣沒有主意的人,少有少見!”
三百篇
相傳《詩》三千余篇,經(jīng) 孔子 刪訂存三百一十一篇。內(nèi)六篇有目無詩,實有詩三百零五篇,舉其成數(shù)稱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為《詩經(jīng)》代稱?!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啊对姟啡倨?,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唐 韓愈 《薦士》詩:“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xùn)誥。”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二:“所謂言近意遠,合三百篇之旨也?!?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一:“予謂三百篇正不必作經(jīng)讀。只以讀古詩樂府之法讀之,真足陶冶性靈,益人風(fēng)趣不少?!?姚華 《論文后編》:“三百篇,詩之古者也,風(fēng)土人情,政事所詳,猶地志然?!?/p>
明明
(1) 顯然如此,確實
這話明明是她說的,還用爭?
(2) 清楚,顯然
工業(yè)落后的問題,明明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誰邊
哪里;什么地方
知向誰邊
釋心月名句,豐干寒拾贊名句


猜你喜歡:
- 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于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荀子《荀子·修身》
- 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jié)》
- 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