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于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
荀子 《荀子·修身》名句出處
摘自《荀子·修身》
解釋:君子有無往而不善之道,用它來治氣養(yǎng)生,則壽命可追隨彭祖;用它來修養(yǎng)品德,那名聲就可同堯、禹相比。既適宜于通達(dá)之時,也適宜于窘困之時的,只有禮和信。
原文摘要:
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jìn),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贝酥^也。扁善之度,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于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dú)?、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jié),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tài)度、進(jìn)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对姟吩唬骸岸Y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治氣
(1).涵養(yǎng)精氣。《荀子·修身》:“以治氣養(yǎng)生,則身后 彭祖 ?!薄俄n詩外傳》卷一:“君子有辯善之度,以治氣養(yǎng)性則身后 彭祖 。”
(2).修養(yǎng)氣質(zhì)?!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 顓頊 ﹞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yǎng)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p>
(3).謂掌握軍隊士氣?!秾O子·軍爭》:“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p>
(4).猶嘔氣,生氣。 知俠 《鋪草》:“同志不會跟我這板老頭治氣,同志的心胸能像咱這莊稼人那樣狹隘么?”《新華月報》1953年第9期:“人家不聽,就好像跟我治氣似的?!?/p>
養(yǎng)生
保養(yǎng)身體
養(yǎng)生之道
得養(yǎng)生焉。——《莊子·養(yǎng)生主》
彭祖
傳說中的人物。因封于 彭 ,故稱。傳說他善養(yǎng)生,有導(dǎo)引之術(shù),活到八百高齡。見 漢 劉向 《列仙傳·彭祖》?!盾髯印ば奚怼罚骸氨馍浦龋阂灾螝怵B(yǎng)生,則身后 彭祖 ;以修身自強(qiáng),則名配 堯 禹 。” 唐 楊炯 《庭菊賦》:“降 文皇 之命,脩 彭祖 之術(shù),保性和神,此焉終吉?!?/p>
修身
陶冶身心,涵養(yǎng)德性
修身養(yǎng)性
自名
(1).自稱;自命。 宋 蘇軾 《辛丑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途中作口號》:“詩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京師溝渠極深廣,亡命多匿其中,自名為‘無憂洞’?!薄督鹗贰り愐?guī)傳》:“南渡后,諫官稱 許古 、 陳規(guī) ,而 規(guī) 不以訐直自名,尤見重云?!?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做“雜文”也不易》:“雖然自名為‘文藝獨(dú)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來判斷,‘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實(shí)也正是‘雜文’?!?/p>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聞名?!赌鲜贰の膶W(xué)傳·吳均》:“先是, 均 將著史以自名,欲撰《齊書》,求借 齊 起居注及群臣行狀?!?唐 韓愈 《張中丞傳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 金 王若虛 《詩話》:“近歲諸公以作詩自名者甚眾,然往往持論太高?!?/p>
(3).自通名姓?!逗鬂h書·趙孝傳》:“ 孝 既至,不自名,長不肯內(nèi)。”
于時
介賓詞組。在這個時候,當(dāng)時
于時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禮信
(1).禮儀與信義。《司馬兵法·仁本》:“以禮信親諸侯?!?/p>
(2).禮敬與相信。《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謝夷吾》:“ 倫 以此益禮信之。”
(3).猶禮儀、禮節(jié)。《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五回:“但是外國人既不懂得 中國 禮信,又不會説 中國 話……雖然外國禮信不作興磕頭,但是咱的官同人家的官比起來,本來用不著人家還禮。”《文明小史》第二回:“見面之后,礦師一隻手揮掉帽子; 柳知府 是懂外國禮信的,連忙伸出一隻右手,同他拉手?!?/p>
荀子名句,荀子·修身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