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造的《題陳主管東墻三峴圖》
全文:
堂上不合得楓起煙霧,墻間江山更疑誤。
千巖萬壑眩明滅,暖翠浮嵐?jié)M窗戶。
峴山鼎列屹相望,發(fā)地?fù)慰怔N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頁若紫蓋相雄長。
仙山佛國住杳靄,晨煙暮云追戃恍。
良工妙與山寫真,詩中有畫須詩人。
誦君清詩對畫壁,承蜩斲鼻俱疑神。
知君懷古有高趣,我擥襄山識(shí)佳處。
原抄此詩謄此圖,開卷時(shí)時(shí)揖羊杜。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堂上
(1) 尊長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啟阿母。——《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不合
(1).違背;不符合。 漢 劉向 《九嘆·遠(yuǎn)逝》:“惜往事之不合兮,橫 汨羅 而下濿?!?宋 司馬光 《文中子補(bǔ)傳》:“發(fā)端唱導(dǎo)者非二家之罪而誰哉?此皆議論不合於圣人者也?!?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三:“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fā)書詳正,必?zé)o所疑乃已。”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四章:“總之,不合社會(huì)的標(biāo)準(zhǔn)就是了?!?/p>
(2).不和?!抖膛陌阁@奇》卷十七:“不想 安綿 兵備道與 聞參將 不合?!?/p>
(3).不應(yīng)當(dāng);不該。《后漢書·杜林傳》:“臣愚以為宜如舊制,不合翻移?!?五代 許岷 《木蘭花》詞:“當(dāng)初不合儘饒伊,贏得如今長恨別?!?明 徐渭 《女狀元》第三出:“小的不合叫那會(huì)篆刻的人,照依那關(guān)防刻一個(gè)小記印兒?!?清 孫枝蔚 《代書寄呈大兄伯發(fā)》:“吾家本素封,不合輕犁鋤?!?/p>
煙霧
煙、霧、云、氣的泛稱
山谷里煙霧繚繞
殘生竟抱煙霞癖。——倪瓚《次韻郯九成見寄》
江山
江河和山嶺,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quán)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xiǎn)固。——《資治通鑒》
江山如畫。——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疑誤
亦作“ 疑悮 ”。1.迷惑貽誤。《東觀漢記·尹敏傳》:“讖書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別字,頗類世俗之辭,恐疑誤后生?!?唐 陸龜蒙 《甫里先生傳》:“先生恐疑悮后學(xué),乃書摭而辨之?!?宋 洪邁 《容齋隨筆·淺妄書》:“俗間所傳淺妄之書,如所謂《云仙散録》、《老杜事實(shí)》、《開元天寶遺事》之屬,皆絶可笑……此皆顯顯可言者,固鄙淺不足攻,然頗能疑誤后生也?!?/p>
(2).誤解。 唐 李商隱 《涼思》詩:“北斗兼春遠(yuǎn), 南陵 寓使遲。天涯占夢數(shù),疑誤有新知?!?/p>
(3).不清楚或失誤之處。 宋 洪邁 《容齋隨筆·京師老吏》:“翰苑有 孔目吏 ,每學(xué)士制草出,必?fù)?jù)案細(xì)讀,疑誤輒告?!?/p>
陳造名句,題陳主管東墻三峴圖名句


猜你喜歡:
- 蕭條庭院,又斜風(fēng)細(xì)雨,重門須閉。
- 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yǎng),不可以重國。班固《漢書·傳·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 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 愁與西風(fēng)應(yīng)有約,年年同赴清秋。
- 高或入于虛,華或入于浮,而虛浮之士,究難指為高華。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一一O則》
- 哀通人俘虜二首·其二釋元肇〔宋代〕
- 琴趣軒口號(hào)乾隆〔清代〕
- 吳太華憲僉買燕姬赴蜀賦贈(zèng)·其二余繼登〔明代〕
- 題木繪四季花卉屏·其一·牡丹乾隆〔清代〕
- 送徐州張建封還鎮(zhèn)李適〔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