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詠紅梅花得“花”字》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jìng)奢華。
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mèng)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臺(tái)種,無復(fù)相疑色相差。
(出自《紅樓夢(mèng)》第五十回。)
名句書法欣賞
注釋
“春妝”句:為紅梅花設(shè)喻。春妝,亦即紅妝之意。“閑庭”二句:通過寫景含蓄地說梅花不是白梅,而是紅梅。余雪,喻白梅。唐代戎昱《早梅》詩(shī):“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春雪未消?!甭湎?,喻紅梅。宋代毛滂《木蘭花·紅梅》詞:“酒暈晚霞春態(tài)度,認(rèn)是東君偏管顧。”閑庭,幽靜的庭院。
“幽夢(mèng)”句:意思是隨著女子所吹的凄清的笛聲,梅花也做起幽夢(mèng)來了。以“冷”、“笛”烘染梅花,以“紅袖”的“紅”點(diǎn)出花的顏色。
“游仙”句:意思是梅花的香氣使人如游仙境。乘槎游仙的傳說,見《博物志》記載:銀河與海隔空相望,居住在海島的人,年年八月定期可見有木筏從水上來去。有人便帶了糧食,登上木筏而去,結(jié)果碰到了牛郎和織女。泛,飄浮,乘舟。絳河,傳說中仙界之水?!妒斑z記》:“絳河去日南十萬里,波如絳色?!背碎侗井?dāng)用“天河”、“銀河”,而換用“絳河”,是為了點(diǎn)出花的紅色。槎,木筏。
瑤臺(tái):仙境。詠梅詩(shī)詞多有此類比喻,如杜牧《梅》詩(shī):“掩斂下瑤臺(tái)?!爆幣_(tái)種,就是說它是“閬苑仙葩”。
“無復(fù)”句:不要因?yàn)榧t梅花不夠艷麗而懷疑它曾是瑤臺(tái)所種。
曹雪芹名句,詠紅梅花得“花”字名句


猜你喜歡:
- 揚(yáng)云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屈原《離騷》
- 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 類同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yīng)。呂不韋《呂氏春秋·覽·恃君覽》
- 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
- 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荀子《荀子·非十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