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邕的《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全文:
傳聞銀漢支機(jī)石,復(fù)見金輿出紫微。
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凰飛。
流風(fēng)入座飄歌扇,瀑水侵階濺舞衣。
今日還同犯牛斗,乘槎共逐海潮歸。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傳聞
(1) 聽到流傳
傳聞?wù)f你將同她結(jié)婚
(2) 通過多人才了解
(3) 輾轉(zhuǎn)流傳的消息
傳聞多失
銀漢
見“銀河”
銀漢橫空
支機(jī)石
傳說為天上織女用以支撐織布機(jī)的石頭。《太平御覽》卷八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集林》:“昔有一人尋 河 源,見婦人浣紗,以問之,曰:‘此天河也?!伺c一石而歸。問 嚴(yán)君平 ,云:‘此支機(jī)石也。’”一說,其人為 漢 代 張騫 ,謂 騫 奉命尋找 河 源,乘槎經(jīng)月亮至天河,在月亮見一女織,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織女取支機(jī)石與 騫 。見 宋 周密 《癸辛雜識(shí)前集》引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shí)記》。 唐 宋之問 《明河篇》:“更將織女支機(jī)石,還訪 成都 賣卜人?!?明 何景明 《七夕》詩:“乘槎莫問支機(jī)石,河漢年年此夜陰?!?清 趙翼 《夜坐》詩:“浪説支機(jī)石,誰乘犯斗槎?”亦省作“ 支機(jī) ”、“ 支石 ”。 唐 任希古 《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詩:“空接 靈臺(tái) 下,方恧辨支機(jī)?!?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知甚日菱花重照,知甚支石還投?!?明 張煌言 《冰槎集引》:“昔之乘槎者,或?yàn)榭托嵌付放?,或入女宿而得支機(jī)?!?/p>
見金
現(xiàn)有的金屬?!缎绿茣ひΝq傳》:“功費(fèi)浩廣,見金不足,乃斂天下農(nóng)器并鑄。”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晉書·天文志上》:“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唐 杜甫 《秋日荊南送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之作三十韻》:“紫微臨六角,皇極正乘輿?!薄对企牌呋`》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樹。” 清 厲鶚 《東城雜記·灌園生》:“象天河而鑿池,擬紫微而建閣?!眳⒁姟?紫微垣 ”。
(2).指帝王宮殿?!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乃立 靈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為輔?!?張載 注:“ 紫微 ,至尊宮,斥京師也?!?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和鳴雙鳳喜來儀,三殿花香入 紫微 ?!?/p>
(3).亦作“ 紫薇 ”。 唐 開元 元年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舍人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張舍人中書宿直》:“ 漢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曾子開舍人游籍田載荷花歸》:“紫微樂暇日,披襟詠風(fēng)漣?!?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紫微原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從出,故中書省亦謂之紫微,而舍人為紫微郎?!薄毒劳ㄑ浴ゅX舍人題詩燕子樓》:“當(dāng)時(shí)有中書舍人 錢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p>
李邕名句,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