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彌遜的《菩薩蠻》
全文:
馀霞收盡寒煙綠。
江山一片團(tuán)明玉。
敧枕畫樓風(fēng)。
愁生草際蛩。
金莖秋未老。
兩鬢吳霜早。
忍負(fù)廣寒期。
清尊對語誰。
參考注釋
清尊
亦作“ 清樽 ”。亦作“ 清罇 ”。酒器。亦借指清酒。《古詩類苑》卷四五引《古歌》:“清樽發(fā)朱顏,四坐樂且康?!?唐 王勃 《寒夜思》詩:“復(fù)此遙相思,清尊湛芳淥。” 唐 皇甫冉 《曾山送別詩》:“凄凄游子苦飄蓬,明月清罇祇暫同。” 宋 曾鞏 《戲呈休文屯田》詩:“縱無供帳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閒燕。” 明 吳琪 《喜汪振生歸自云南》詩:“無窮故交心,相與盡清尊?!?清 黃遵憲 《七月十五日夜暑甚》詩:“滿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盡落黃花。”
對語
(1).對偶的詞句。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平頭上尾,尤忌於時;對語儷辭,盛行於俗?!?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其詩卷首有一對語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鳥點(diǎn)頭行?!?郭沫若 《我的作詩的經(jīng)過》:“﹝我﹞做過《賦得體》的試帖詩,以及這種詩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對語。”
(2).交談,對話。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詩:“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一:“老兵不執(zhí)役,則屏於舍外,常聞其中若有對語者。近聽之,則寂然。” 元 薩都剌 《夜泊釣臺》詩:“山僧對語夜未央,不知風(fēng)露滿衣裳?!?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同一禹域之民,而對語或須對譯,曷若易之為便?”
(3).對偶句中的偶句。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俞陶泉都轉(zhuǎn)》:“今年在 揚(yáng)州 ,聞 公眉觀察 亦有一聯(lián)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屬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誰與歸?!稣Z本《朱子》,對語本《檀弓》。”
李彌遜名句,菩薩蠻名句


猜你喜歡:
-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荀子·性惡》
-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聲,皆快于耳王充《論衡·卷三十·自紀(jì)篇》
-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 待到黃昏月上時,依舊柔腸斷。
- 題書齋劉滄〔唐代〕
- 何蕭二族黃庭堅(jiān)〔宋代〕
- 至啟至比嬰風(fēng)熱殆過浹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謁輒李至〔宋代〕
- 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曹唐〔唐代〕
- 改祭修齋決疑頌釋遵式〔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