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毛滂的《登聞鼓詩》
全文:
九重赤涂高如天,四海黔首紛於蝝。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qū)區(qū)有意常能宣。
乃知聽卑四聰達(dá),萬里呻笑如郵傳。
朝陽門外登聞鼓,鼓下章飛如急雨。
一聲直墮勾陳中,誰言天門嚴(yán)九虎。
江南小吏無技能,鼓間餬口何云補(bǔ)。
仆饑馬瘦曉徐行,官曹下馬初無營。
解衣小睡須臾散,鼓亦十日無一聲。
疑非官家設(shè)鼓意,細(xì)頭號乃復(fù)知人情。
文昌相公眼如月,坐見萬里分毫發(fā)。
蒼生痛癢吾一身,與汝一家無楚越。
有求徑投家丈人,鼓面蛛塵寄蕭兀。
亦何道業(yè)冠皋夔,民得由之初不知。
平生胸中醫(yī)國法,盡變黃馘為秀眉。
力進(jìn)唐虞作元氯,酲醲病酒何勞治。
端知聽訟破癥爾,洞見五藏聊決之。
造化升平唯一筆,弼成堯舜垂衣日。
墨客詩人慕響來,朱草嘉禾時一出。
登聞終日何所聞,但聽清風(fēng)頌聲溢。
江南小吏未歸山,乞與居山相似閒。
半饑終未免索米,飽飯亦復(fù)勝抱關(guān)。
鼓衡有聲吏竊食,愧此無用毛發(fā)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未免
(1) 實在是,不能不說是
你的發(fā)言未免長了些
(2) 不免
初次見面,未免有些拘束
索米
(1).求取米糧?!秴问洗呵铩と螖?shù)》:“ 孔子 窮乎 陳 蔡 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 顏回 索米,得而爨之?!?/p>
(2).《漢書·東方朔傳》:“臣 朔 飢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 長安 米也。”后因以“索米”稱謀生。 唐 李賀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之二:“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 宋 楊萬里 《得小兒壽俊家書》詩:“汝翁在官緣索米,吾兒在家勉經(jīng)史?!?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內(nèi)閣中書外補(bǔ)》:“勞苦已滿考,且索米 長安 ,冀增薄祿餬口耳?!?/p>
飽飯
吃飽。 漢 王充 《論衡·辯祟》:“人之疾病,希有不由風(fēng)溼與飲食者;當(dāng)風(fēng)臥溼,握錢問祟,飽飯饜食,齋精解禍,而病不治?!?唐 杜甫 《可嘆》詩:“吾輩碌碌飽飯行, 風(fēng)后 力牧 長回首?!?巴金 《五十多個》:“在那里他們希望會得到工作,得到飽飯,得到溫暖?!?/p>
亦復(fù)
(1).也。表示同樣?!逗鬂h書·霍谞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fù)均也。”《世說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如君所言,亦復(fù)佳?!?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結(jié)構(gòu)》:“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fù)不少也?!?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并,企業(yè)界中亦復(fù)如此。”
(2).又?!妒勒f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一門之內(nèi),有忠與孝,亦復(fù)何恨!”
抱關(guān)
掌握門閂,把守城門
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毛滂名句,登聞鼓詩名句


猜你喜歡:
-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荀子《荀子·榮辱》
- 無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荀子《荀子·富國》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節(jié)》
-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 不可以一時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
- 藻鑒堂乾隆〔清代〕
- 至雄州寄諸弟并呈諸友·其二彭汝礪〔宋代〕
- 得董漢蒼北京信詩以答之杜關(guān)〔清代〕
- 秋懷二首曾鞏〔宋代〕
- 送同年孫錫勾簿巢縣宋祁〔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