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望驛臺》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撲地花 一作:鋪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靖安宅里,韋叢天天面對著窗前碧柳;望驛臺前,春意闌珊,落紅滿地。
兩處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盡;此時,家里人思念著出門在外的親人,出門在外的人一樣也思念著家中的親人。
注釋
望驛臺:在今四川廣元。驛: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
當窗柳:意即懷人。唐人風俗,愛折柳以贈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撲地:遍地。
春光:一作“春風”。
居人:家中的人。詩中指元稹的妻子。客:出門在外的人。指元稹。
簡評
此詩創(chuàng)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月,元稹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出使東川按獄,往來鞍馬間,寫下《使東川》一組絕句。元稹組詩中的《使東川》云:“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這是元稹在元和四年三月的最后一天,為思念妻子韋叢而作。元稹夫人韋叢住長安靖安里。結句“不曾春盡不歸來”,是詩人的揣測之辭。他料想妻子以春盡為期,等他重聚,而現(xiàn)在竟無法實現(xiàn),表達了極其悵惘之情。稍后,白居易寫了十二首和詩,《望驛臺》便是其中一首。
白居易名句,望驛臺名句


猜你喜歡:
- 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王充《論衡·卷三十·自紀篇》
-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 其進銳者,其退速。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jié)》
-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災。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 荷鋤陸游〔宋代〕
- 今秋各省告豐者多既慰以懼并示近臣乾隆〔清代〕
- 次韻巽老李處權〔宋代〕
- 雨前茶·其二乾隆〔清代〕
- 題西湖十景·其三·花港觀魚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