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文英的《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
柳暝河橋,鶯晴臺苑,短策頻惹春香。當時夜泊,溫柔便入深鄉(xiāng)。詞韻窄,酒杯長。翦蠟花、壺箭催忙。共追游處,凌波翠陌,連棹橫塘。
十年一夢凄涼。似西湖燕去,吳館巢荒。重來萬感,依前喚酒銀罌。溪雨急,岸花狂。趁殘鴉、飛過蒼茫。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芳草斜陽。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濃密的柳蔭把河橋遮藏,黃鶯在清靜的古臺舊苑中鳴囀,我曾多少次騎著駿馬到此處與你共度春光。還記得那次夜泊橋邊,很快便進入了溫柔之鄉(xiāng)。我的詞才顯得笨拙,只顧與你共飲清觴,共剪燈花,那一宵過得太快太匆忙。還記得與你嬉游之處,青草鋪就的小路上留下你輕盈的腳步,兩舟相并,我與你蕩漾于城南橫塘。
十年如夢,夢醒后倍覺凄涼,恰似那西湖上燕子飛去,人去樓空燕巢已荒。今日我重到葑門,百感交集,像從前一樣喚酒品嘗。急雨
拍打著溪面,岸上的落花輕狂。又見到幾只烏鴉掠過霧雨蒼茫。而今又來到故人的樓上,還有誰能與我憑欄遠眺,指點芳草斜陽?
注釋
鶴江:松江之別派。葑(fēnɡ)門:唐蘇州吳縣城東門。
柳暝河橋:日暮時停舟于楊柳掩映的河橋之下。暝,日落黃昏之時。河橋,蘇州河上的小橋。
鶯晴臺苑:晴日登上鶯聲婉轉的蘇州臺苑。臺苑,指蘇州姑蘇臺的苑圃。
策:馬鞭。
蠟花:蠟燭的火花。
壺箭:古代的計時儀器。銅壺裝水滴漏,壺中有箭標識時辰。
凌波翠陌:與美人在岸上遨游。凌波,女子步履輕盈貌。翠陌,長著青草的道路。
連棹橫塘:與美人在水上遨游。棹,船槳,指船。橫塘,一個連一個的池塘。
似西湖燕去,吳館巢荒:形容人去樓空如燕去巢荒。西湖吳館,作者經(jīng)常住宿的地方。此處指佳人離去。
銀罌(yīnɡ):銀制的酒器。
簡評
作者自鶴江(白鶴溪)坐船去南宋都城臨安,途徑蘇州東城的葑門,并在此停泊。葑門外的溪流附近,是作者和他的蘇州去妾曾經(jīng)居住,同游之地,或許還是他們的定情之處,所以重經(jīng)故地,喚起無限舊情,懷念之情無法自抑之中寫下了這首懷人詞。這是一首懷人之作。據(jù)楊鐵夫《吳夢窗詞箋釋》,作者曾在蘇州與一歌姬同居,此詞為姬去后,作者重來蘇州覓去不得,回杭州時所作。詞的上闋寫過去蘇州時的歡樂;下闋寫重來蘇州不見故人之凄涼。詞韻響亮、飛揚,表現(xiàn)了作者急狂、蒼茫的失落無依之情。吳文英名句,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名句


猜你喜歡:
-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 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
-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墨子·40章 經(jīng)(上)》
- 人異而心異,擇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潰。來俊臣《羅織經(jīng)·問罪卷第十》
- 雨下飛花花上淚,吹不去,兩難禁
- 舟中晚望祝融峰齊己〔唐代〕
- 將入閩夜行之云門陸游〔宋代〕
- 偶與客飲孔常父見訪方設席延請忽上馬馳去已蘇軾〔宋代〕
- 次韻東坡白戰(zhàn)詩李昱〔元代〕
- 歲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撫州辨…處士上人同賦人字口號戴叔倫〔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