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鄭億年的《送知縣趙通直(峴)·其一》
全文:
仁政三年有始終,陽關(guān)聲徹去匆匆。
森嚴(yán)治已冰霜比,慈愛臨民父母同。
解印遠(yuǎn)瞻京闕路,掛帆高飐楚天風(fēng)。
不須更問昆山事,已有歌謠達(dá)帝聰。
參考注釋
解印
見“ 解印綬 ”。
京闕
指皇宮。亦借指京城。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驅(qū)馬城西阿,遙眺想京闕。” 唐 李白 《梁園吟》:“我浮 黃河 去京闕,掛席欲進(jìn)波連山?!?明 皇甫涍 《送周氏》詩:“回首望京闕,能不惻中情?!?陳毅 《開國小言》詩:“ 天安門 上望,京闕煥新采?!?/p>
掛帆
張帆行船。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過始寧墅》詩:“剖竹守滄海,掛帆過舊山?!?唐 孟郊 《湖州取解述情》詩:“因茲掛帆去,遂作歸山吟。” 宋 梅堯臣 《回自青龍呈謝師直》詩:“起來整巾不稱意,掛帆直走滄海邊?!?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交書 徐公 ,即掛帆還 白下 ?!?/p>
天風(fēng)
風(fēng)。風(fēng)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yáng),天風(fēng)吹旛旂?!?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fēng),直上青霄?!?郭沫若 《哀時古調(diào)》九:“天風(fēng)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p>
鄭億年名句,送知縣趙通直(峴)·其一名句


猜你喜歡:
- 德不孤,必有鄰。孔子弟子《論語·里仁篇》
- 路逢俠客須呈劍,不是才人莫獻(xiàn)詩。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既生瑜,何生亮!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紀(jì)十八》
- 恩仇不可太明,明則人起攜貳之志。洪應(yīng)明《菜根譚·概論》
- 和楊秋止酒韻陳宓〔宋代〕
- 紹興祀岳鎮(zhèn)海瀆四十三首佚名〔宋代〕
- 次洪內(nèi)相雙竹韻三首裘萬頃〔宋代〕
- 烏龍雪陸游〔宋代〕
- 白下再歸倦焉臥病郡公枉顧衡門率爾賦謝·其二申佳允〔明代〕